[发明专利]透明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6106.5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6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吉;廖致霖;陈勇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透明显示装置逐渐应用于商品展示柜中,以使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能够显示出商品内容的画面,进而使消费者能清楚地了解商品的相关信息。
然而,在现今采用透明显示装置的商品展示柜的光线来源均来自于商品展示柜的灯箱光源的情况下,导致此种透明显示装置无法鲜明呈现商品画面的细节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其可进行分区发光以及分区显示的操作,进而解决无法鲜明呈现商品画面的细节部分的问题。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可进行分区发光以及分区显示的操作,进而解决无法鲜明呈现商品画面的细节部分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块以及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显示区域,每一个显示区域分别用以显示影像。背光模块具有多个发光区域,每一个发光区域分别对应上述显示区域的其中之一,每一个发光区域具有至少一照明装置,这些照明装置配置于每一个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侧边。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用以接收多帧画面的显示数据,并驱动上述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显示画面的显示内容,控制电路还用以依据上述显示区域中的哪一者欲显示画面的显示内容,而控制其相对应的背光模块中的发光区域的照明装置发光。
本发明另提供的透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透明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显示区域,每一个显示区域分别用以显示影像,背光模块具有多个发光区域,每一个发光区域分别对应上述显示区域的其中之一,每一个发光区域具有至少一照明装置,这些照明装置配置于每一个显示区域的任一侧边;接收多帧画面的显示数据,并驱动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显示画面的显示内容;以及依据上述显示区域中的哪一者欲显示画面的显示内容,而控制其相对应的背光模块中的发光区域的照明装置发光。
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方式,乃是在透明显示装置应用上述透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当透明显示装置接收多帧画面的显示数据,并驱动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域显示画面的显示内容,且依据上述显示区域中的哪一者欲显示画面的显示内容,而控制其相对应的背光模块中的发光区域的照明装置发光。因此,本发明的透明显示装置可进行分区发光以及分区显示的操作,进而解决无法鲜明呈现商品画面的细节部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为商品展示柜的示意图;
图3示出为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示出为影像运算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透明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背光模块120以及控制电路130。显示面板110具有多个显示区域,如标号D1、D2、D3、D4所示,此显示区域D1~D4分别用以显示影像。背光模块120具有多个发光区域,如标号L1、L2、L3、L4所示,此发光区域L1~L4分别对应上述显示区域D1~D4,每一个发光区域L1~L4皆具有至少一照明装置121,此照明装置121配置于上述显示区域D1~D4的至少一侧边。控制电路130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110与背光模块120,用以接收多帧画面的显示数据,并依据所接收的显示数据驱动上述显示面板110中的显示区域D1~D4显示画面的显示内容,控制电路130还用以依据上述显示区域D1~D4中的哪一者欲显示画面的显示内容,而控制其相对应的背光模块120中的发光区域L1~L4的照明装置121发光。在此实施例中,上述透明显示装置100可应用于例如商品展示柜中,以图2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