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和移动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5885.7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7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牧义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L7/26 | 分类号: | H03L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部 原子振荡器 支承部件 移动体 脚部 量子干涉装置 基座部 气室 支承 连结 方向观察 光检测部 光射出部 平面视图 抑制单元 单元化 发热部 热传递 重合 | ||
本发明提供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和移动体,在使气室、发热部、光射出部和光检测部单元化而构成的单元部经由支承部件支承在基座部上的结构中,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在抑制单元部振动的同时,抑制从单元部到基座部的热传递,具有该原子振荡器的移动体的可靠性优良。本发明的原子振荡器(1)具有基体(31)、具有气室(21)等的单元部(2)、将单元部(2)支承在基体(31)上的支承部件(4),支承部件(4)具有多个脚部(41)和将多个脚部(41)间相互连结的连结部(42),在从基体(31)与单元部(2)重合的方向观察到的平面视图中,各脚部(41)与基体(31)的连接部与单元部(2)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和移动体。
背景技术
公知有根据铷、铯等碱金属的原子的能量跃迁而进行振荡的原子振荡器。原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一般大致分为利用基于光和微波的双共振现象的方式、以及利用基于波长不同的2种光的量子干涉效应(CPT: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的方式。
在任何方式的原子振荡器中,都是将碱金属与缓冲气体一起密封到气室内,为了使该碱金属保持气体状,需要通过加热器将气室加热到规定温度。并且,从光射出部对气室内照射用于激励碱金属的激励光,利用光检测部检测透射过气室内的激励光的强度。
作为这种原子振荡器,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公知有如下结构:使气室、光射出部、光检测部和加热器单元化,将该单元收纳在封装内。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原子振荡器中,为了抑制包含气室等的单元与封装外部之间的热干扰,通过悬浮框架构造来支承该单元。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原子振荡器中,由于悬浮框架构造柔软,因此,包含气室等的单元由于固有振动而振动,存在振荡特性低下的问题。
并且,近年来,由于特别是利用CPT的原子振荡器比利用双共振现象的原子振荡器小,因此,期待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组入原子振荡器,期望更加小型化(特别是薄型化)。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17345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以及具有该原子振荡器的可靠性优良的电子设备和移动体,在使气室、发热部、光射出部和光检测部单元化而构成的单元部经由支承部支承在基座部上的结构中,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在抑制单元部振动的同时,抑制从单元部到基座部的热传递。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形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的量子干涉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量子干涉装置具有:基座部;单元部,其具有密封有金属原子的气室、进行发热的发热部、射出用于激励所述气室内的所述金属原子的光的光射出部、和检测透射过所述气室的所述光的光检测部;以及支承部,其具有一个端部与所述基座部连接的多个脚部和连结所述多个脚部的连结部,该支承部将所述单元部支承在所述基座部上,在从所述基座部与所述单元部重合的方向观察到的平面视图中,所述脚部和所述基座部的连接部与所述单元部分离。
根据这种量子干涉装置,由于在平面视图中各脚部的一端部(与基座部之间的连接部)与单元部分离,因此,即使减小基座部与单元部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延长经由支承部(支承部件)的从单元部到基座部的热传递路径。因此,能够在实现量子干涉装置小型化的同时,抑制经由支承部的从单元部到基座部的热传递。并且,由于多个脚部间通过连结部连结,因此,能够提高支承部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单元部振动。
[应用例2]
在本应用例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所述支承部具有从所述单元部与所述支承部的连接部到所述脚部与所述基座部的连接部的热的传递路径弯曲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防止坐圈过热的温水洁身器
- 下一篇:家用电热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