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联箱壳管储水暖气多管导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5641.9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7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张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4D19/00;B23P1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联箱壳管 储水 暖气 导热 换热器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使用在家庭供热管网上即可采暖又可换取热水洗浴的暖气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圆联箱壳管储水暖气多管导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1、本专利申请人于2007年2月4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0720018426.5、专利名称为“防垢型换热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003913Y。
2、本专利申请人于2011年12月5日递交了专利号为201110398505.4的专利申请,发明名称为“一种圆管连通并接捏边焊接承压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公开号为CN102418956A。
上述“防垢型换热器”,“圆管连通并接捏边焊接承压式换热器”经过使用发现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小,单独一支供热管在自来水吸热管腔内交换热效率低,却供热管中心温度冷流体不易于接触得不到吸收有效利用率低热量被流失掉,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换热面积已不适应目前分户供暖地板散热,供暖低温热源45度左右不足以暖气热交换能连续流出热水所需的传热面积。因此,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被目前低温热源供暖所淘汰。
3、专利检索:2007年4月28日天津市九鼎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赵阳申请的专利号为200720095904.2、公告号为CN201034421Y、名称为“一种钢管柱形散热器”的专利,该专利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上下主水管可以直接与散热管焊接连通,完全没有必要采用圆锥状、通水接口、封闭盖板外翻边来连接上下主水管,增加了加工焊接的难易程度、带来漏水率,制造成本较高。浪费工时原材料是落后淘汰产品。
4、本专利申请人于2012年11月13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1210453056.3、发明名称为“一种联箱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的专利,该专利存在联箱空腔为冷流体通道,供热管为壳管,供热管内设置的冷水管带走的热量即热式交换跟不上流出热水中断变凉热源有效的利用率低、效果差等技术问题。还存冷水加热膨胀应力大联箱体变形严重、焊接处易于开裂存在漏水的质量隐患等技术缺陷。
另外,经检索,专利权人孙波涛于2004年3月2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0420038753.3、发明名称为“暖气式套管型换热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684129Y。该“暖气套管型换热器”结构复杂,制造焊接难度大、用工量大、成本高。水套堵板8与暖气立管2在外部焊接连接,焊接量大焊接面积多,热膨胀冷缩易于漏水。暖气立管2和水套堵板8暴露在水套管4外面热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换热器传热面积减少,有效率低、效果差等技术缺陷。该“暖气式套管型换热器”是高能耗低效率的淘汰产品,也从未在市场上出现过该产品。
除此之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储水式换热器在洗澡过程中,开始时换热器内存有被导热后的水(之前为冷水),此时洗澡时还需要兑冷水使用,由于换热器内存的热水量有限,洗澡途中便会被用完,不足以完成整个正常的洗澡过程,因此,需要等待换热器内新进入的冷水被导热后再使用,换热器内存的热水流出与进入冷水热交换衔接不上,出现一轮一轮多次等待加热的情况,使得洗澡用热水不能连续流出,影响洗澡换热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为了满足洗澡时能有足够量的热水连续流出,目前换热器生产厂家一般采取增粗冷水圆管管径或者增多冷水管的数量来加大储水量延长交换流程,以达到内存的热水流出与进入的冷水交换衔接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制造成本,浪费原材料,也增大了产品体积,增加运输成本,安装时占用空间大,更重要的是暖气圆管中心流体热量不容易被冷流体交换吸收,而大部分流失掉,因而换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结构更为合理,换热面积大、壳管储水、暖气管多管导热效果好、联箱内腔为热流体通道不产生应力裂纹焊接处不漏水的优质升级换代产品。本发明充分利用低温热源在换热器冷水管管腔合理科学的增加45%~100%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使低温热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以达到效果好、结构紧凑的目的。并节约制造成本、不漏水,方便维护清洗污垢,洗澡时能够提供连续不断的流出与热源温度较接近的热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讲系统中麦克风啸叫抑制电路
- 下一篇:基于音频指纹的节目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