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关于振幅调变至振幅调变前置补偿的信号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5036.1 | 申请日: | 2014-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3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斯·马欧尼;胡拉姆·穆罕默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25/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于 振幅 调变至 前置 补偿 信号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数字调变器中的前置补偿(predistortion)相关。
背景技术
振幅调变至振幅调变(AMAM)失真是一种三阶交互调变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IMD),会造成输出信号的振幅被压缩或扩张,其成因在于数字功率放大器或是射频功率放大器中的电流振幅变化。高度线性放大器的失真最小,尤其适用于信号质量的重要性高于成本的情况。然而,高度线性放大器的功耗相当大、价格也相当高昂,因此很少被使用在重视成本的无线设备中。
为了在效率、线性度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数字功率放大器可被设计为存在已知的非线性度,再利用前置补偿消除此非线性度,使输出信号被线性化。也就是说,若能预先得知数字功率放大器的失真特性,便能在输入数据进入数字功率放大器之前,对输入数据施以反向操作,也就是所谓的前置补偿。藉此,数字功率放大器造成的失真可被降低或是大致抵销,输出失真量较低的放大后输出信号。
数字前置补偿通常是利用查找方式来实现;查找表中存有多种对应于不同输入数据的前置补偿后输出数据。也就是说,查找表的索引为输入数据的取样值。查找表通常是被整合在侦测AMAM失真的校正程序中。在数字传送器的数字功率放大器中采用查找表进行前置补偿的缺点之一在于,由于数据取样以极高的速率被转换、传递,前置补偿器必须极快速地查找并撷取输出值。另一个缺点则是,即使查找结果可被内插,查找表仍有潜在的量化特性。这个问题在低输出电流时尤其严重,亦即当数字功率放大器中导通的电流组件较少时。响应于数据中增加的位数量而启动数字功率放大器中更多的电流组件,代表相较于高功率状态时,每次电流变化的幅度较大。因此,量化效应对于低功率状态的影响较大。
就现行技术而言,存在有对高动态范围前置补偿技术的需求,期待于实现任意非线性前置补偿函数时,能在整个输入数据范围内的不同功率等级间提供较平缓的转换。
发明内容
成对的输入同相和正交数据字语被做为自变量,提供至一前置补偿函数,以产生运算后同相和正交数据。此外,藉由比较该输入数据字语与一全幅值,附加同相和正交数据字语被产生。当输入数据字语具有该全幅值,数字功率放大器产生一最大电流。附加同相和正交数据字语和运算后同相和正交数据字语被相加,以产生前置补偿后同相和正交数据字语。前置补偿后同相和正交数据字语被提供至数字功率放大器,以产生一相对应的射频模拟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数字传送器的功能方块图。
图2呈现根据本发明的数字传送器的工作周期时序范例。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前置补偿处理器的功能方块图。
图4呈现的前置补偿曲线用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前置补偿处理器的运作方式。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前置补偿程序的流程图。
图6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数字传送器的设计及制作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及其相关图式可充分说明本申请案的发明概念。各图式中相似的组件编号对应于相似的功能或组件。须说明的是,此处所谓本发明一辞用以指称该等实施例所呈现的发明概念,但其涵盖范畴并未受限于该等实施例本身。此外,本揭露书中的数学表示式用以说明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原理和逻辑,除非有特别指明的情况,否则不对本发明的范畴构成限制。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理解,有多种技术可实现该等数学式所对应的物理表现形式。
图1为数字传送器100的功能方块图。数字传送器100用以将信息承载数字信号102调变为具有频率FC的载波信号。载波信号频率FC可由本地振荡器140提供。须说明的是,数字传送器100的组态仅为一种范例,本发明的精神及目的亦可透过其它组态实现。
数字传送器100可包含处理器103和存储器101,用以辅助执行此处介绍的多种功能。也就是说,某些信号处理操作可以是由处理器103执行储存在存储器101中的操作指令。须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涵盖多种固定式或可程序化的逻辑电路,亦涵盖多种数字及模拟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奶牛脊背便携太阳能体温主动被动爬跨发情报警器
- 下一篇:智能动物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