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金银花药材或衍生品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44444.5 申请日: 2014-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3808751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1
发明(设计)人: 张海艳;赵天增;李坤威;张剑;董建军;陈玲;于立芹;范毅;郭唯;李晓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24/08 分类号: G01N24/08;G01N30/02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地址: 450002***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鉴别 金银花 药材 衍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天然药用植物的鉴别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鉴别金银花药材或衍生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是忍冬科植物忍冬(loo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为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金银花归肺、心、胃经,药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5]。其活性成分主要为有机酸、环烯醚萜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消炎、保肝利胆、降血脂、止血、抗氧化作用等作用[①张守平,等.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84.②王力川.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036.]。

定性鉴别上述某类活性成分或定量测定某种活性成分含量,已成为评价金银花及其制剂质量的重要方法。但这种针对单一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质量检测模式不能有效控制中药材的内在质量,无法满足当前对于客观有效地评价和控制金银花及其制剂质量的迫切要求。

指纹图谱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凭借实用的指纹图谱不仅可确认该产品的真伪,同时能评价其质量。目前,金银花药材及其制剂的指纹图谱研究工作,集中在HPLC指纹图谱[①白雪梅,等.中成药2004,26(7):521.②熊艳,等.中国中药杂志2009,34(8):1015.]、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HPCE法)[孙国祥,等.色谱2007,25(1):96.]、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张倩,等.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3):3564.]等。其中主流方法HPLC指纹图谱由于受非色谱条件(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灵敏度等)影响较大和多组分定量需用多个标准品等等原因,重复性和可行性均存在许多局限性;HPCE法虽以其高效、快速、简便且柱不易受污染而优于HPLC法,但仍存在重现性较差、线性范围窄和灵敏度较低等不足;单一LC-MS分析方法由于中药复方的复杂性和缺乏标准品的现状,MS还有离子化程度和基质干扰等问题,通常不足以对多种成分进行准确的结构定性。

IGD核磁共振碳谱偶联(IGD13C NMR coupling)指纹图谱技术,也叫反门控去偶核磁共振碳谱偶联指纹图谱技术,该技术是在已研究多年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指纹图谱技术[赵天增,等.1HNMR指纹法鉴定植物中药,中草药2000,31(11):868-870]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技术(例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技术[谢培山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提出的一种新的非单一手段综合指纹图谱技术。目前为止,鉴别金银花药材或衍生品,利用IGD核磁共振碳谱偶联指纹图谱技术并未见相关报道和技术内容的披露。

金银花的品质不在于某个单一成分,其疗效是多个成分协同配比的结果。因此,建立不仅能控制金银花活性成分,而且能控制这些活性成分之比例的IGD核磁共振碳谱偶联指纹图谱势在必行。金银花药材或衍生品核磁共振碳谱偶联指纹图谱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可以解决我国金银花药材或衍生品鉴别和评价的难题,也为加强金银花药材或衍生品内在成分研究的系统化与标准化,实现与国际接轨提供了科学的保证。随着该技术在其他中药材或衍生品中的推广应用,该技术的重大科学价值必将日趋突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别金银花药材或衍生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IGD核磁共振碳谱偶联指纹图谱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鉴别金银花药材或衍生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金银花药材或衍生品进行提取,得到含有活性成分组(有机酸或/和环烯醚萜苷)的金银花有机酸或/和环烯醚萜苷特征提取物;

2)对所述金银花有机酸或/和环烯醚萜苷特征提取物进行IGD核磁共振碳谱指纹图谱检测,根据指纹图谱得到所述金银花有机酸或/和环烯醚萜苷特征提取物中若干个活性成分特征峰峰强度;并用相同方式(IGD核磁共振碳谱指纹图谱)测定出所述各活性成分相应标准参照品的特征峰峰强度;

3)通过定量分析手段测定得到所述标准参照品的绝对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未经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4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