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模态生物识别的分布式物联网锁设备及其开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2068.6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6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力;黄训旺;李言;邱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蔡艳园;庞立岩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模态 生物 识别 分布式 联网 设备 及其 开锁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模态生物信息识别的物联网锁设备,包括分布式布置的门锁终端、移动终端和控制反馈终端,其中
所述门锁终端包括第一微控制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对电池电量进行监控的电源管理单元、锁体和人体检测单元;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二微控制器、存储并识别用户生物信息的生物信息识别单元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所述控制反馈终端包括第三微控制器、用于存储允许执行开锁操作的移动终端的物理地址的存储器、能够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通信的第三无线通信单元、和能够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通信的第四无线通信单元,
其中,在工作状态中,
第一步,若有人在门锁终端的可设定距离范围内停留,则门锁终端的人体检测单元感应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信号;
第二步,门锁终端的第一微控制器根据人体检测单元的红外线信号判断停留时长,若该人体停留超出预定时长,则激活休眠待机状态下的门锁终端;否则,若该人体停留时间短于预定时长,则门锁终端再次进入休眠待机状态;
第三步,在激活状态下,控制反馈终端的无线通信单元将初始化为路由器模式,等待移动终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之进行设备通讯,当有移动终端与之进行设备通讯,则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控制反馈终端的微控制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来的信息,根据存储器内的存储信息判断该移动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是否注册过,如果没有注册,则结束,否则,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控制反馈终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来的信息,判断用户的移动终端是否启动了预定的生物信息识别单元,如果未启动,则跳转回第三步,继续等待;否则,进入第六步;
第六步,在移动终端通过生物信息识别单元进行用户生物身份识别,即,先采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然后通过比较内存中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与采集到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来判断该用户是否为指定开锁者,如果是指定开锁者,将生物识别身份成功的指令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发送给控制反馈终端,进入第七步;如果不是指定开锁者,将识别身份失败的指令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发送给控制反馈终端,进入第八步;
第七步,控制反馈终端接收到识别成功的代码,则通过第三无线通信单元通知门锁终端执行开锁动作,同时控制反馈终端进行成功开锁的信息记录,并结束;
第六步,控制反馈终端接收到识别失败的代码,那么控制反馈终端进行异常信息记录,并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无线通信单元包括以433MHz、ZigBee低功耗无线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无线通信单元中的任意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锁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反馈终端还包括内置的移动通讯单元,通过移动终端在不超过预订时间内连续2次拨打控制反馈终端的移动通讯单元的号码实现远程开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锁设备,其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反馈终端对门锁终端的功能进行系统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锁设备,其中,所述生物信息识别单元包括虹膜、指纹、人脸、语音生物信息识别单元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20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电线塔架振动除雪器
- 下一篇:一种过滤过程中可相互切换的双筒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