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刮增亮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42065.2 | 申请日: | 2014-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4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环保新材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刮增亮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膜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刮增亮膜。
背景技术
增亮膜指的是应用于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背光模块中以改善整个背光系统发光效率为宗旨的薄膜或薄片,主要有四种类型,一般棱镜片(normal prism sheet)、多功能棱镜片、micro-lens film与反射型偏光片(reflective polarizer)等,每种光学膜也有着不同的市场特性。
常见增亮膜是由一平板状基板和多个用以汇聚光线的棱镜所构成,这些棱镜条按照一个方向组成一个棱镜阵列,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中传统棱镜结构增光膜由于会与其他光学膜配合使用,容易对棱镜结构的尖锐棱角造成刮伤,从而影响光学品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业者将棱柱由三角形设计变成半圆柱形,如图2所示,希望利用半圆柱的宽大顶端部产生较强的抗形变能力,同时利用其圆弧顶面结构设计来减缓保护膜的拉扯所产生的变形现象,但此种结构所能提供的辉度却有所下降,通常会明显较三角形棱柱的光学膜低,出光效果比棱镜结构相对较差。
美国专利US7142767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刮功能的增亮膜”,其结构为在传统增亮膜棱镜阵列中增加若干顶部为圆角或平台的棱镜柱,这些棱镜柱的高度高于其周边的普通结构棱镜柱,从而可以起到抗刮的效果,如图3与图4。然而此种结构由于整个棱镜柱顶部取消尖角,换成圆角或平台结构,会导致光学增益值的下降,出光效果较差,影响光学品质。
又如“整合型光学膜(专利号:200810004131.1),该专利中光学膜包括微结构层,该微结构层包括第一区域的至少一种多峰柱状结构,与第二区域的单峰棱镜柱状结构,该多峰柱状结构为由至少两个柱状结构彼此重叠所形成的联集结构,且该多峰柱状结构中最大高度处为弧形柱状结构所构成,第一区域的高度大于第二区域的高度,由于第一区域最大高度处为弧形柱状结构,在与其他光学膜或面板接触时可有效避免造成刮伤问题。但由于弧形柱状结构所占比例较大,在使用时,其光学增益值较棱镜柱状结构明显的下降,出光效果较差,影响光学品质。
还有一专利“光学膜片结构(200810137751.2),该专利中通过将高峰的顶端设置为圆弧状,该圆弧状的高峰可避免该光学膜片的高峰受到磨损,以达到保护光学膜片及其他部品出光效能的功效。与上述范例类似,该结构中将棱镜结构的顶峰改为圆弧状结构,虽然可避免膜片间的接触划伤,但其光学增益值难以得到保证。
此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在直角棱镜柱上设置小突部以进行抗刮,但该方式仍无法解决小突部的尖锐棱角被刮伤的问题,改善效果不佳。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棱镜结构,可以在有效解决棱镜刮伤等问题的同时,有效稳定增亮膜的光学增益值,保证增亮膜的光学性能,提高光学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刮增亮膜,通过在第二部分多峰柱状结构中设置至少一个棱镜,并在该棱镜的左右侧设置高于该棱镜的支撑部件,在有效解决棱镜刮伤等问题的同时,可有效稳定增亮膜的光学增益值,保证增亮膜的光学性能,提高光学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的一种防刮增亮膜,包括透明基层与设置于所述透明基层上的结构层,所述结构层包括两部分结构,第一部分为单峰棱镜柱状结构,第二部分为多峰柱状结构;
所述单峰棱镜柱状结构包括第一棱镜;
所述多峰柱状结构包括彼此重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棱镜与至少一个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中至少一个的顶端为平台结构,所述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棱镜的最高峰高,所述第二棱镜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棱镜的最高峰高;所述第二棱镜的底边总宽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多峰柱状结构底边总宽度的75%。
优选的,所述多峰柱状结构包括彼此重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棱镜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棱镜两侧的至少两个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棱镜相邻侧面相接形成一谷线,所述谷线的高度为所述第二棱镜峰高的30%-95%。
优选的,所述单峰棱镜柱状结构与所述多峰柱状结构高度为5um-100um。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的顶端到所述第一棱镜的顶端的距离为H1,0<H1<20um。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的顶端到所述第二棱镜顶端的距离为H2,0≤H2<2um。
优选的,所述第一棱镜与所述第二棱镜的顶角为6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2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光口波分复用/解复用光电收发器件
- 下一篇:AC/DC对射式光电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