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短路保护和开路保护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1981.4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顺华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短路 保护 开路 镇流式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发光灯的驱动电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短路保护和开路保护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半导体照明是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近期,科技部编制了《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在专项规划的重点任务的应用技术研究里,提出了开发高效、低成本、高可靠的LED驱动电源。这说明了LED驱动电源在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由于LED灯的寿命取决于驱动电源,99%以上的灯故障都是由于驱动电源引起的,LED的寿命长达50000h以上,但与之配套的驱动电源的寿命一般仅为10000h左右.所以LED灯照明装置能否应用推广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其驱动电源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523674A、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348080.0、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530745.X、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530746.4、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76363.3等,提出了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全新技术方案,该驱动电源的技术方案同现有技术相比,在电源的寿命和可靠性以及灯的光输出方面都明显优现有技术。但上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都还没有异常情况下的保护措施。例如当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负载开路时,整流电路会有300多伏的电压输出,该电压直接危害滤波电容。又如当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负载短路时,其短路电流远远高于工作电流。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短路保护和开路保护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具有短路保护和开路保护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包括镇流电路、整流和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在镇流电路的输出端即结点10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结点D之间接有用于当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出现短路和开路时切断整流和负载电路的开关K和所说开关K的驱动电路。
所说的开关K的驱动电路包括设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结点E1和E2的当负载开路时的检测电路,和根据所检测到的开路保护信号来驱动所述开关K动作的开关电路;所说开关K的驱动电路还包括设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结点E1的当输出端短路时的检测电路和根据所检测到的信号来驱动所述开关K动作的开关电路。
所说的当输出端开路时的检测电路主要由电阻RW、稳压二极管W1、和光耦的输入端G2A构成,其中电阻R11、稳压二极管W1、和光耦的输入端G2A相互串联后电阻R11的另一端接整流输出的E1端,光耦的输入端G2A的负极接整流输出的E2端。
所说的当输出端开路时驱动开关K动作的开关电路主要由电阻R9、光耦的输出端G2B、可控硅GV和同短路保护共用的继电器J和二极管D4构成,其中电阻R9、光耦的输出端G2B的集电极相互串联后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A,光耦的输出端G2B的发射极接可控硅GV的控制极,可控硅GV的负极接电源N端,可控硅GV的正极接同短路保护共用的继电器J,继电器J的另一端接电源A,二极管D4接在继电器J的两端。
所说的当输出端短路时的检测电路主要由电阻R10和二极管D2构成,所说的电阻R10的一端接结点E1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结点EC连接。
所说的当输出端短路时驱动开关K动作的开关电路主要由集成电路IC、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3、稳压二极管W2、电阻R8、电容C2、二极管D3、电阻R5、光耦的输入端G1A、电阻R6、电阻R7、光耦的输出端G1B、晶体管GB以及同开路保护共用的继电器J和二极管D4构成,其中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相互串联后,其二极管D1的另端接电源L端,电阻R3的另端接结点EC端,电阻R5、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W2相互并联后一端接结点EC端,另端接电源N端,电阻R4的一端接结点EC端,另端接集成电路IC的2、6脚,电阻R8的一端接结点A端,另端接集成电路IC的7脚,电容C2一端接电源N端,另端接集成电路IC的5脚,二极管D3一端接电源N端,另端接集成电路IC的1脚,电阻R6同光耦的输入端G1A相互串联后,电阻R6的另端接集成电路IC的3脚,光耦的输入端G1A的另端接电源N端,电阻R7同光耦的输出端G1B相互串联后,电阻R6的另端接结点A端,光耦的输出端G1B的另端接晶体管GB的基极,晶体管GB的发射极接电源N端,晶体管GB的集电极同可控硅GV的正极和继电器J、二极管D4的一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顺华,未经李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模拟动态自然光的智能家居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