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感病毒为载体的HAdV嵌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41722.1 | 申请日: | 2014-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辉;王希良;张绍庚;刘娜;段跃强;张培瑞;李志伟;王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7/01;A61K39/145;A61K39/235;A61P31/16;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陈晓庆 |
| 地址: | 10003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感病毒 载体 hadv 嵌合 疫苗 制备 及其 应用 | ||
1.SEQ ID No.1所示的DNA分子。
2.一种重组病毒,该病毒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将分别含有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的PB2基因、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的PB1基因、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的PA基因、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的NP基因、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的M基因和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的NS基因的表达质粒,以及分别含有靶标流感病毒的HA基因和靶标流感病毒的NA基因的表达质粒共转染宿主细胞,培养得到重组流感病毒;
其中,在所述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的NS基因的开放读码框的自5’末端起第375位至第376位核苷酸之间插入HAdV的结构蛋白基因,所述HAdV的结构蛋白基因与所述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的NS基因的开放读码框的自5’末端起第375位核苷酸之间连有5’-UAAUG-3’序列,所得序列为SEQ ID No.2中第41-1162位核苷酸所示;
或,将所述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的M基因的开放读码框的自5’末端起第223位至第760位核苷酸替换为HAdV的结构蛋白基因,所得序列为SEQ ID No.3中第40-759位核苷酸所示;
或,将所述靶标流感病毒的NA基因的开放读码框的自5’末端起第184位至第1253位核苷酸替换为HAdV的结构蛋白基因,所得序列为SEQ ID No.4中第35-650位核苷酸所示;
所述HAdV的结构蛋白基因为HAdV的六邻体蛋白塔区Loop1和Loop2的优势抗原表位基因的融合基因;
所述HAdV的六邻体蛋白塔区Loop1和Loop2的优势抗原表位基因的融合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细胞为MDCK、Vero、293T、COS细胞或MDCK/293T、MDCK/COS共培养的细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HAdV为3型HAdV或7型HAdV。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3型HAdV为HAdV-3病毒株VR-3;
所述7型HAdV为HAdV-7病毒株GZ08,GenBank accession No.GQ478341。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为冷适应、减毒A型流感病毒或冷适应、减毒B型流感病毒;
所述靶标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或B型流感病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适应、减毒A型流感病毒为H2N2亚型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所述A型流感病毒为H1亚型-H16亚型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H2N2亚型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为冷适应、减毒流感病毒株A/Ann Arbor/6/60(H2N2);所述A型流感病毒为流感病毒株A/California/07/2009(H1N1)。
9.由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病毒制备得到的嵌合疫苗。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DNA分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流感病毒和/或HAdV引起的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或B型流感病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型流感病毒为H1亚型-H16亚型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HAdV为3型HAdV或7型HAdV。
13.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病毒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流感病毒和/或HAdV引起的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或B型流感病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型流感病毒为H1亚型-H16亚型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HAdV为3型HAdV或7型HAdV。
16.权利要求9所述的嵌合疫苗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流感病毒和/或HAdV引起的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7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