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制动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41305.7 | 申请日: | 2014-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泽昌;刘杨;冀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T8/60 | 分类号: | B60T8/60;B60T8/17;B60T13/58;B60T13/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制动 复合 系统 分层 控制 架构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一体式制动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电液复合制动控制单元和下层液压控制单元;
上层电液复合制动控制单元:由微处理器(101)、模拟量处理电路(102)、数字量处理电路(103)、电源模块(104)、泵驱动电路(105)、阀驱动电路(106)、状态指示模块(107)及通讯模块(108)组成,
模拟量处理电路(102)、数字量处理电路(103)及电源模块(104)向微处理器(101)输入信号,微处理器(101)接收信号并驱动泵驱动电路(105)、阀驱动电路(106)、状态指示模块(107),
所述的通讯模块(108)与微处理器(101)相连并与下层液压控制单元交换信息;
下层液压控制单元:由微处理器(201)、模拟量处理电路(202)、电源模块(203)、泵驱动电路(204)、阀驱动电路(205)及通讯模块(206)组成,
模拟量处理电路(202)、电源模块(203)向微处理器(201)发送信号,微处理器(201)向泵驱动电路(204)、阀驱动电路(205)及通讯模块(206)发送信号,
所述的通讯模块(206)与微处理器(201)相连并与上层电业复合制动控制单元交换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体式制动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
上层电液复合制动控制单元中,
所述的模拟量处理电路(102)采集处理液压传感器信号、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信号、横摆角速度传感器信号、纵/横向加速度传感器信号,信号处理完成后送入微处理器(101)的模拟量采集接口;
所述的数字量处理电路(103)采集每个车轮的轮速信号,信号处理完成后送入微处理器(101)的数字量采集接口;
所述的泵驱动电路(105)接受微处理器(101)控制,驱动预压泵工作,为高压蓄能器建立压力;
所述的阀驱动电路(106)接受微处理器(101)控制,与预压泵配合工作,具有开-关两种工作状态,实现不同工作模式切换;
所述的单元状态模块(107)指示接受微处理器(101)控制,指示当前系统工作状态和控制模式;
所述的通讯模块(108)至少包含两个接口,与整车控制网络和下层液压控制单元实现指令传输和数据交换;
所述的微处理器(101)与整车控制网络和下层液压控制单元实现指令传输和数据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体式制动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
下层液压控制单元中,
所述的模拟量处理电路(202)采集处理每个轮缸液压传感器信号,信号处理完成后送入微处理器(201)模拟量采集接口;
所述的泵驱动电路(204)接受微处理器(201)控制,驱动回油泵工作;
所述的阀驱动电路(205)接受微处理器(201)控制,分别独立控制四路进油电磁阀、四路出油电磁阀;
所述的通讯模块(206)与上层电液复合制动控制单元的通讯模块(108)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体式制动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电液复合制动控制单元的电源模块(104)和下层液压控制单元的电源模块(203)分别为上层电液复合制动控制单元和下层液压控制单元供电,满足不同电压等级、精度及功率的供电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体式制动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层电液复合制动控制单元具有正常工作和失效两种基本模式,
所述的正常工作模式包括主动制动模式、常规制动模式、ABS/TCS模式或ESP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一体式制动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常规制动模式包含纯液压制动、电液复合制动或纯再生制动三种工作方式,各个控制模式及工作方式能够切换;
所述的主动制动模式是指无司机踩动踏板时,上层电液复合制动单元能够接受系统的制动需求指令,对每个轮缸制动液压力进行分配,并根据车辆状态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3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