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响装置的测试方法及音响装置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1161.5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1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超声音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黄寿华 |
地址: | 516223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响 装置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音响装置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该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固定音响装置且持续输入气体至音响装置的一内部空间、经过一预设时间之后,侦测音响装置的内部空间的一内部压力值、以及根据内部压力值是否大于或等于一预设压力值而判断音响装置是否通过测试。藉此,本发明方法可对音响装置进行测试,以确保音响装置的漏气情况不会影响音响装置内所产生的共振效应,而可保证音响装置具有良好的音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音响装置,尤其涉及音响装置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工商发展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且对于休闲生活的质量及要求亦朝向更精致的水平,例如:声音的听觉效果、光线的视觉变化或影像的清晰程度,皆成为目前科技发展及产品研发的重点所在,其中,音乐具有放松心情及消除紧张的功效,故声音(或音乐)是休闲生活的重点。因此,市面上推出各式各样的音响装置,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具有高音质的音响装置、可产生震撼的听觉效果的音响装置或可便于携带的小型音响装置等等。
于无论何种音响装置,音响装置的内部空间皆会产生共振效应以产生声音,其简单运作原理如下:音响装置中的线圈供电,使电流流经线圈而产生电磁场,假设其电磁场的频率为256Hz,亦即每秒振动256次。当音响装置输出256Hz的交流电时,每秒发生256次电流的改变,此时,音响装置内部的薄膜与线圈振动,以推动其内部空间的空气震动而发生共振效应,故音响装置得以产生声音。
由于音响装置中会有空气由其内部空间漏出,当其空气由内部空间漏出的空气量过多时,其将影响音响装置的共振效应,而降低音响装置的音质。因此,需要一种可侦测音响装置的漏气情况的音响装置的测试方法以及测试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侦测音响装置的漏气情况的音响装置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侦测音响装置的漏气情况的音响装置的测试系统。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音响装置的测试方法,用以测试一音响装置的漏气情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持续输入气体至该音响装置的一内部空间,步骤(B):经过一预设时间之后,侦测该音响装置的该内部空间的一内部压力值。步骤(C):根据该内部压力值是否大于或等于一预设压力值而判断该音响装置是否通过测试;其中当该内部压力值大于或等于该预设压力值时,判断该音响装置通过测试;而当该内部压力值小于该预设压力值时,判断该音响装置未通过测试。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音响装置的测试系统,用以测试一音响装置的漏气情况,包括:一测试治具、一气压供应模块、一气压侦测元件以及一控制单元。该测试治具用以承载该音响装置,且固定该音响装置于其上,而该气压供应模块连接于该测试治具,用以持续提供一气体至该音响装置的一内部空间。该气压侦测元件连接于该测试治具,用以侦测该内部空间的一内部压力值。该控制单元连接于该气压侦测元件,且具有一预设压力值,用以经过一预设时间之后,比较该内部压力值以及该预设压力值,而判断该音响装置是否通过测试;其中当该内部压力值大于或等于该预设压力值时,判断该音响装置通过测试;而当该内部压力值是小于该预设压力值时,判断该音响装置未通过测试。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音响装置的测试方法,用以测试一音响装置的漏气情况,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固定该音响装置且持续输入气体至该音响装置的一内部空间;其中该气体的一气体温度高于一室温,或该气体温度低于该室温,步骤(B):利用一温度感应技术而观察由该内部空间所漏出的该气体所形成的一特殊颜色区域,以及步骤(C):根据该特殊颜色区域的一颜色是否介于一预设标准颜色范围中而判断该音响装置是否通过测试;其中当该颜色介于该预设标准颜色范围时,判断该音响装置通过测试;而当该颜色未介于该预设标准颜色范围时,判断该音响装置未通过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超声音响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超声音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