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或热泵的换热系统及其除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1118.9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9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平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武臣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7/02;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系统 及其 除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或热泵的换热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背景技术
热泵式空调器广泛应用在当代的家庭中,热泵式空调器的正常工作过程为,压缩机向室内换热器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换热介质的一种)蒸气,利用制冷剂蒸气的冷凝热向室内供热,制冷剂从室内换热器出来后,经过膨胀阀达到室外换热器,从室外换热器吸热蒸发。但是,在冬季,热泵式空调器在制热时,室外换热器表面容易出现结霜现象,影响空调器制热性能,严重时会导致空调器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当室外换热器结霜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进行除霜作业。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最有效的除霜方法是热气循环,热气循环除霜时,采用四通阀换向将室外换热器由原来蒸发器工作模式临时转换为冷凝器工作模式,同时室内换热器由原来的冷凝器工作模式转换为蒸发器工作模式,利用压缩机向室外换热器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放热进行除霜,除霜结束后,重新按制热模式运行。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除霜过程中暂停向室内供热,甚至还要用室内吸收热量用于除霜,严重影响室内的舒适度;此外,在湿冷的天气环境下,容易出现反复除霜的情形,系统被迫在除霜和制热模式间反复切换运行,大大降低室内舒适性下降,而且影响了系统的使用寿命。
热泵式热水器的应用原理与缺点与上述的热泵式空调器相同。
上述通过四通阀切换来工作模式进行除霜的方法,在除霜开始和结束时,系统要反向运行,在原冷凝器中所积聚的液体制冷剂由于压力突然降低为吸气压力而大量涌向压缩机,容易导致液击现象,从而影响压缩机及系统的使用寿命。
此外,现有的热泵式空调器或者热泵式热水器存在设置有多个室外换热器的情况,但其中的多个室外换热器一般是并列设置,相互之间存在影响,降低制热和除霜的效果。
除上述热气循环的除霜方法外,现在还公开了不少其他的除霜技术,但是,其中的大部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或热泵的换热系统及其除霜方法,能在不影响室内供热的情况下,实现室外换热器的除霜作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或热泵的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
所述第一节流元件靠近室外换热器设置;
所述室外换热器处设置有风机;
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可在蒸发器模式与冷凝器模式间切换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
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分别通过可控电磁阀连接压缩机或室内换热器,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控制阀相连接或者连接室内换热器;
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相连接时,第一节流元件串联在两者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室内换热器两端并联有短路控制阀。优选的,短路控制阀的位置靠近室外换热器,可大大缩短制冷剂的循环回路,当要快速除霜时,可切换短路控制阀使室内换热器两端短路,从而使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换热器提供的热量全部用于除霜,加快除霜的进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机处设置有用于改变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向的四通阀,通过四通阀改变制冷剂的流向,同时切换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工作模式,可实现室内制冷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靠近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换热系统中,节流元件靠近蒸发器模式的换热器设置,制冷剂通过节流元件后直接进入蒸发器模式的换热器,获得的效果最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元件为毛细管或者膨胀阀。进一步,节流元件前优选设置有干燥过滤器,进一步提高制冷剂通过节流元件后的膨胀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由至少一组换热管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并列设置,或者依其长边方向排列在同一直线上,或者呈V字型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武臣,未经平武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1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真空制冷滚揉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互感器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