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超精机消除支点印的润滑支点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0026.9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3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栾相军;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房店金北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孙宇宏 |
地址: | 1163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超精机 消除 支点 润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套圈加工用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轴承超精机消除支点印的润滑支点,即加工后的套圈没有支点印的润滑支点。
背景技术
轴承外圈超精机加工大多数以端面及外径定位,沟(滚)道超精时,端面以压轮压紧,两个支点支在外径上。套圈在加工中转动与支点弧面属于滑动摩擦,超精后在套圈支撑表面留下环状痕迹,俗称支点印,轴承外径和支点表面粗糙度值越大,支点印越严重,直接影响轴承外观质量。为了消除环状痕迹,超精加工结束后,不得不增加一道去除支点印的磨削程序。不但增加了轴承的制造成本,延长了加工周期而且破坏原始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承超精机消除支点印的润滑支点,润滑支点圆弧面通过润滑油孔以一定压力喷油,在套圈外径与支点圆弧面之间会形成一层动静压油膜,套圈加工后不产生支点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润滑支点⑴的支点圆弧面⑵通过粗细两遍研磨后和套圈⑷外径吻合,支点圆弧面⑵上设有若干润滑油孔⑶;超精机配置电磁阀⑺及液压站Ⅱ⑻构成支点润滑管路,支点润滑管路由管接头⑹通过液压站Ⅰ⑸连接到润滑油孔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支点圆弧面上设计有若干润滑油孔,套圈与支点圆弧面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几乎不产生摩擦,套圈在加工后不产生支点印,轴承外观质量得以保证,并且减少了一道修磨支点印的工序,大大降低了轴承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润滑支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润滑油路示意图。
图标说明:润滑支点1、支点圆弧面2、润滑油孔3、套圈4、液压站Ⅰ5、管接头6、电磁阀7、液压站Ⅱ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润滑支点1的支点圆弧面2材料为硬质合金材料,通过粗细两遍研磨后和套圈4外径吻合,支点圆弧面2上设有若干润滑油孔3与液压站Ⅰ5连接。
如图2所示,超精机配置电磁阀7及液压站Ⅱ8构成支点润滑管路,支点润滑管路由管接头6通过液压站Ⅰ5连接到润滑油孔3。
将套圈4放在润滑支点1上,套圈4外径与支点圆弧面2吻合,套圈4以一定转数旋转;启动液压站Ⅱ8,超精油在电磁阀7控制下,经管接头6通过液压站Ⅰ5进入到润滑油孔3以一定压力喷油,在套圈4与润滑支点圆弧面2间形成动静压油膜,压力可以根据需要由液压站Ⅱ8调节,油膜厚度随之相应改变。套圈4与支点圆弧面2有油膜存在,套圈4与支点圆弧面2没有直接接触,几乎不产生摩擦,套圈4在加工后不会产生支点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房店金北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瓦房店金北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风场无功补偿容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封装电子元件胶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