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冷适应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9468.1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廖国阳;李卫东;杨景晖;周芳烨;马磊;周健;蔡玮;寸怡娜;高菁霞;张新文;戴宗祥;姜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9/145;A61P31/16;C12R1/93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11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感病毒 vero 细胞 适应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冷适应株,并涉及以此适应株作为母本毒株与其他流行毒株进行重配,从而获得含有流行株表面抗原的Vero细胞冷适应株,以作为制备Vero细胞流感减毒活疫苗或流感减毒活疫苗以及流感灭活疫苗的毒种,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其病毒颗粒呈球形或丝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有包膜。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P)的抗原性,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含有8个RNA片段,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含有7个片段;甲型流感病毒又可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不同,再分为若干亚型。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乙型流感呈局部爆发,丙型流感主要是以散发形式出现。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与人类有密切联系,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飞禽、猪、马等动物。而人在生活中与这些动物接触频繁,为流感病毒产生变异提供有利条件,变异后的病毒会导致流感流行,变异程度大则导致大流行。
流感病毒表面抗原的变异是流感流行的主要原因,其表面抗原的变异存在两种机制:一种被称为抗原漂移,另一种变异被称为抗原大变异。抗原漂移在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上都会发生,主要是通过在HA和NA基因上的点突变和多种氨基酸选择性突变,来逃过机体的免疫作用和以前感染病毒后获得的抗体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原漂移会产生新的流行株,同时也是流感病毒能感染人类,并继续进化的原因。抗原大变异仅发生在甲型流感病毒上,当宿主细胞同时被两种不同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时,新生的子代病毒可获得来自两个亲代病毒的基因片断,成为基因重配病毒。基因重配产生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突变株,如果该突变株在未接种免疫疫苗的易感人群中传播,就会引起流感大流行。
在人群中广泛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有H1N1,H2N2和H3N2三个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16种HA和9种NA组成的亚型也广泛存在于一些野生动物,如水鸟中。如果病毒没有经过遗传重配,禽流感亚型一般不对人产生有效的感染,但这种迅速扩散的病毒由于经常性的基因再分化,可能感染人类。例如,自从1997年香港爆发禽流感以来,H5N1亚型经过遗传修饰,除了导致在禽类中大规模爆发,还产生了多例人感染的事件。2003年发现了该病毒株的变异,出现了可以感染人的新变异株。据法新社的数据,H5N1禽流感病毒2003年至2011年间在全球共计致死超过300人,导致大约4亿只家禽遭扑杀,造成大约200亿美元损失。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降低流感严重程度的最有效手段,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1941年鸡胚制备的流感灭活疫苗在美国首次获得批准,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使用的主要是用鸡胚制备的灭活流感三联裂解疫苗,包括甲型流感病毒H1N1株、H3N2株和乙型流感病毒毒株。疫苗株的组分是由WHO根据每年全球流感病毒的变化规律推荐的,用于下一年度疫苗生产用流感病毒流行株的表面抗原来确定的。甲型流感病毒联合体实验室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采用鸡胚高产株的六个内部基因与野生流行株的HA和NA基因重配(6+2重配)得到的,含有流感病毒流行株的HA和NA表面糖蛋白的新疫苗株,具有在鸡胚上高产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9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式润药机
- 下一篇:载多西他赛和莱菔硫烷的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