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的地应力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8758.4 | 申请日: | 2014-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尧斌;戚良好;陈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应力 测试 装置 | ||
1.一种可回收的地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1)、探头(13)、活动板(17),管体(11)左端顶部设有缺口(111),管体(11)内侧底部固定有第一导向板(16),第一导向板(16)两端均伸出管体(11)外,第一导向板(16)的左端部固定有限位板(161),限位板(161)上铰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7)相铰接,所述活动板(17)的厚度自铰接端向自由端逐渐变薄,并且活动板(17)自由端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管体(11)顶部的壁厚、铰接端的厚度大于管体(11)顶部的壁厚,所述活动板(17)位于所述缺口(111)处,并且所述活动板(17)支撑于所述缺口(111)边缘,所述第一导向板(16)的右端部固定有管体输送及回收装置,所述探头(13)上带有感受应力柱(132)及探头输送装置、探头回收装置,并且所述探头(13)能沿第一导向板(16)输送至管体(11)内,当所述探头(13)位于所述管体(11)内时,感受应力柱(132)的高度略低于管体(11)顶部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地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1)的前、后侧壁里侧分别固定有第二、第三导向板(12、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的地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16)和管体(11)内壁之间设有填充物(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回收的地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应力柱(132)顶部为圆弧面,所述活动板(17)内表面为与所述感受应力柱(132)顶部的圆弧面相适应的圆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回收的地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输送装置为固定于所述探头(13)端部的钢筋(133)及套在所述钢筋外的推进管,所述探头回收装置为连接于所述探头(13)端部的钢丝绳(135),所述推进管、钢丝绳(135)位于所述探头(13)的同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回收的地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输送及回收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板(16)上的连接螺母(137)及穿入所述连接螺母(137)上的钢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回收的地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61)与第一导向板(16)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87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软水带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击抓捕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