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冲击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6954.8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麟凯;杨海燕;光玲玲;周大永;刘卫国;潘之杰;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范晓斌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冲击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动态冲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发生的越来越频繁,改进汽车设计,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车身结构作为车辆安全开发的基础,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对车辆碰撞安全的考察形式主要是整车碰撞,现有技术中也有装置是对于单个车身零部件的碰撞安全进行性能测量的,但现有技术中的碰撞试验装置结构非常复杂,并且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针对单个车身零部件的碰撞性能进行测量并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动态冲击试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底板,具有安装侧面;固定支架,安装在安装侧面上,固定支架朝外设置的固定端用于安装被测试的零件;力传感器,连接在固定支架与底板之间;吸能部件,安装在安装侧面,吸能部件的受力端朝外设置,并且吸能部件的受力端突出于固定支架的固定端。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固定支柱,固定支柱的底端形成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底板之间连接力传感器,固定支柱的顶端形成作为固定端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用于装卸被测试的零件。
进一步地,吸能部件包括多个吸能管,吸能管分布在固定支柱的周围,吸能管朝外的一端为受力端,吸能管的受力端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固定支柱的顶端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差值为吸能管被压溃后的预估长度。
进一步地,吸能管为薄壁梁。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板与底板之间具有四个力传感器,四个力传感器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进一步地,底板为后碰试验台车的撞击平板。
进一步地,多个吸能管的受力端安装有接触开关,接触开关与后碰试验台车的刹车装置电连接以控制后碰试验台车进行刹车。
每次试验时,将被测试的零件安装在本动态冲击试验装置上,同时本试验设备安装在可以进行驱动的设备上,通过撞击壁障,采集被测试的零件的力-时间曲线与加速度-时间曲线,结合零部件的变形情况,来评估零件的碰撞安全性能。本动态冲击试验装置的结构简单,并且制作成本很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动态冲击试验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动态冲击试验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动态冲击试验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动态冲击试验装置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动态冲击试验装置具有底板10、力传感器30、固定支架和力传感器30,底板10具有安装侧面,固定支架安装在安装侧面上,固定支架朝外设置的固定端用于安装被测试的零件50。力传感器30连接在固定支架与底板10之间,吸能部件安装在安装侧面,吸能部件的受力端朝外设置,并且吸能部件的受力端突出于固定支架的固定端。
力传感器30用来检测被测试的零件50在撞击过程中受到的撞击力,力传感器30的种类很多,如应变筒式、膜片式等,此处不再介绍。如图1可看出,固定支架相对于底板10的安装侧面垂直设置。
每次试验时,将被测试的零件50安装在本动态冲击试验装置上,同时本试验设备安装在可以进行驱动的设备上,通过撞击壁障,采集被测试的零件50的力-时间曲线与加速度-时间曲线,结合零部件的变形情况,来评估零件的碰撞安全性能。由于本动态冲击试验装置的相对于复杂的模拟装置来说,组成结构较少,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制作成本很低。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支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固定支柱20,固定支柱20的底端形成第一安装板21,第一安装板21与底板10之间连接力传感器30,固定支柱20的顶端形成作为固定端的第二安装板22,第二安装板22用于装卸被测试的零件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仿绿柄桑重竹地板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