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色蛤Ruditapes variegata的人工繁育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6946.3 | 申请日: | 2014-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6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闫喜武;张跃环;杨凤;张国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色 ruditapes variegata 人工 繁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代海洋农业中贝类苗种繁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杂色蛤Ruditapes variegata的人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杂色蛤Ruditapes variegata,是蛤仔属(Ruditapes Chiamenti,1990)、缀锦蛤亚科(Tapetinae H. &A. Adams)帘蛤科(Veneridae Refihesque,1815)的一种滩涂贝类,与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同一个属下的两个物种(庄启谦,2000)。
杂色蛤Ruditapes variegata分布在我国福建平潭以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喜好高温环境,野生采捕量非常有限,伴随着工业污染、滩涂萎缩等导致该物种资源非常稀缺;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广温广盐,尤其是在福建、山东、辽宁养殖较多,年产量在200多万吨,是我国单产最高的海洋经济贝类。
在我国,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数量庞大,为人们所常见,由于菲律宾蛤仔壳面颜色变化多端、色彩斑斓,故很多人通过外表都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认定为“杂色蛤”,这就导致了杂色蛤Ruditapes variegata本身被误判为菲律宾蛤仔。而这两种蛤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杂色蛤Ruditapes variegata水管从基部游离,游离的水管长度与水管总长度几乎相等;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水管仅仅在顶部游离,游离长度不超过水管总长度的20%(张国范&闫喜武,2010)。
目前为止,已报道的杂色蛤Ruditapes variegata人工繁育方面的论文、专利等均是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而言,实际上,没有一个报道取样亲本是杂色蛤Ruditapes variegata的。经过查阅了国内外文献,发现所有有关于杂色蛤人工繁育的报道,均是将菲律宾蛤仔误判为杂色蛤进行报道的(毛雪英,2003;杨玉香等,2005;石斌等,2005,2006;阚建东等,2006;张林中等,2012)。严志洪等(2003)报道的杂色蛤土池采苗研究,实际上是菲律宾蛤仔的土池采苗技术,因为福建莆田是全国最大的菲律宾蛤仔苗种基地,供应全国30%以上的苗种。以上所有对比文件的亲本来源均在福建平潭以北,这些地区根本就没有杂色蛤分布(潘鹤婷等,2008;刘相全等,2011)。
因此事实上还没有一种杂色蛤Ruditapes variegata人工繁育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恢复我国杂色蛤本土稀缺资源,维护其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一种杂色蛤的人工繁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杂色蛤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在中国福建平潭以南进行杂色蛤的亲本采集,对于性腺没有发育成熟的个体进行促熟处理,性腺成熟的个体可直接使用,促熟处理过程是将杂色蛤放置在室内水泥池中,采用微充气、人工投喂单胞藻的方式进行促熟,
b、将杂色蛤亲本冲洗干净后放置于海水中,采用阴干0.5-3h与流水30-60min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催产,对获得的成熟配子进行充气孵化,孵化密度为30-50个/ml,
c、对孵化出的D型幼虫采用300目筛绢网进行优选,之后按照2-3个/ml的密度进行幼虫培养,在幼虫培养期间所有的苗池均不换水,采用微充气方式进行培养,
d、当幼虫生长至210-240μm,出鳃原基时,控制其幼虫密度在0.5-1个/ml的范围内进行无附着基采苗,然后继续培养幼虫3-9d,
e、当90%以上的幼虫附着在养殖池底时,进行室内稚贝中间育成,在稚贝中间育成过程中微充气、不换水,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经过30-45d的培育,获得2-5mm的杂色蛤稚贝苗种。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新鲜成熟的硬涩柿子制取柿子果酱的方法
- 下一篇:装配式产业化钢结构住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