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厚径比线路板镀孔塞孔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6834.8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6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处;乔书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兴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0 | 分类号: | H05K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海恬;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厚径 线路板 镀孔塞孔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线路板的制作,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厚径比线路板镀孔塞孔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也朝着轻型化、微小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这就对其主要支撑体——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线路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随着HDI(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ion,高密度互连)技术的发展,线宽及间距都将不可避免的往越来越小的趋势发展,因而产生许多新的PCB结构,如POFV(Plated over filled via,在塞孔后的孔上电镀)、Stack Via(叠孔)等,在此背景下内层埋孔、通孔等通常被要求填满从而增加布线密度,因此,树脂塞孔工艺应运而生,且随之塞孔板件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目前,树脂塞孔板件的制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负片、塞孔、减薄铜”工艺的叠加,此方法虽有利于电镀,但受到塞孔后磨板均匀性以及减薄铜均匀性的影响,最终会导致面铜均匀性较差,从而影响精细线路制作;另一种是“镀孔、塞孔”工艺的结合,该方法不会大幅度增加底铜的厚度,有利于制作精线细路。然而,镀孔相对于负片电镀而言,特别是针对高厚径比(厚径比≧12:1,其中,厚径比=板厚/最小孔径)板件,存在以下缺点:电镀面积小,电流参数较难控制。而这是由于电镀整流器在小电流输出时,精度较差,电流密度较难精确控制,从而使电镀铜厚与理论值相差较大造成的。而当厚径比较大,板面孔分布不均匀,存在孤立孔时,此类孤立孔电流密度相对较大,容易造成孔口铜较厚(如图1所示的狗骨现象)或孔口堵死现象。从而给后序塞孔带来困难以及树脂打磨过程中,孔口铜厚较厚,而出现打磨不净或者打磨漏基材的打磨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厚径比线路板镀孔塞孔的制作方法,采用该制作方法,能够避免产生造成孔口铜较厚或孔口堵死现象,能够降低树脂塞孔的打磨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厚径比线路板镀孔塞孔的制作方法,包括钻孔、沉铜板镀、贴膜、开窗、镀孔、退膜、树脂塞孔工序;其中:
贴膜工序中,对线路板整个板面贴干膜;
开窗工序中,利用曝光、显影的方式将钻孔工序所钻的孔开窗露出,该开窗区域的孔径比钻孔工序所钻孔的孔径小0.025-0.20mm;
镀孔工序中,控制电流密度为3-12ASF,电镀时间为70-280min。
本发明的高厚径比线路板镀孔塞孔的制作方法,在镀孔干膜开窗时,将干膜开窗区域的孔径设计为比需要进行镀孔处理的孔(简称镀孔)的孔径小,使干膜开窗区域的边缘与镀孔孔口边缘的距离为0.0125-0.10mm,在孔口边缘的铜上面覆盖一层干膜,从而在电镀过程中,孔口水平面上无法电镀到铜,使孔口较为平整,从而利于树脂塞孔及打磨树脂;并且,因为有干膜覆盖在孔口位置,电镀过程中,干膜会对孔口位置的电力线产生遮挡,从而有利于提高此类线路板的镀通率。但是,由于干膜的覆盖,使孔口的开口变小,可能会对孔内电镀药水交换产生影响,导致孔内电镀不良的问题,因此,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将开窗区域的孔径控制为比镀孔的孔径小0.025-0.2mm范围内,再配合以较小的电镀电流,能够克服孔口变小对电镀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孔内铜层的电镀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需要进行镀孔处理的孔最小孔径≥0.25mm时,使用菲林对位曝光或激光直接成像;当需要进行镀孔处理的孔最小孔径<0.25mm时,使用激光直接成像。由于菲林的对位能力为0.05mm,激光直接成像(LDI曝光)的对位能力为0.025mm,所以,当镀孔较大时,既可以使用菲林曝光,也可以使用激光直接成像;而当镀孔较小时,为了达到预定的对位精度,只能采用激光直接成像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窗工序中,开窗区域的孔径比钻孔工序所钻孔的孔径小0.05-0.10mm。将开窗区域控制在此范围内,能够获得更好的镀孔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镀孔工序中,控制电流密度为5-8ASF,电镀时间为120-200min。将电镀参数控制在此范围内,能够获得更好的镀孔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孔工序之后,还包括烘板工序;该烘板方法为在150-180℃下烘烤120-180min。根据板件使用的材料不同,选择不同的烘板温度。例如,低Tg的板材在150℃烘板;高Tg及高频板材在180℃烘板。通过烘板可减小钻孔带来的机械应力,进一步提高孔位精度,从而提高后序工序曝光时的对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兴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兴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鳍片与壳体的组合结构
- 下一篇:测量线路板层压偏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