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戴式设备实现省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36770.1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郭维学;魏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佩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富石律师事务所 31265 | 代理人: | 杨楠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设备实现省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穿戴式技术在国际计算机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都备受关注,只不过由于造价成本高和技术复杂,很多相关设备仅仅停留在概念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部分穿戴式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新式穿戴式设备不断传出,谷歌、苹果、微软、索尼、奥林巴斯等诸多科技公司也都开始在这个全新领域的深入探索。
然而,由于穿戴式设备的便携性要求及体积限制,穿戴式设备内置的电池容量非常有限,再此前提下省电成为穿戴式设备的技术研究方向,并未穿戴式设备的市场发展情景提供了技术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戴式设备实现省电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穿戴式设备实现省电的方法,包括:S1根据穿戴式设备与上位机的通讯连接情况建立设备通讯连接特征数据库;S2根据数据库调节设备的工作周期。
所述S1根据穿戴式设备与上位机的通讯连接情况建立设备通讯连接特征数据库,包括如下步骤:S11按照第一周期初始化蓝牙广播周期;S12按照第一周期发送蓝牙广播;S13判断蓝牙设备是否实现数据通讯,如是,则更新数据库;如否,则返回S2。
所述S2根据数据库调节设备的工作周期,包括:S21连接数据库;S22根据数据库分析连接概率;S23判断当前是否处于高频率连接时段,如果是执行步骤24;如果否执行步骤25;S24按照第一频率发送广播,并判断广播是否成功,如成功则更新发送频率为第二频率;如失败则继续按照按照第一频率发送广播;S25按照第二频率发送广播,如连接成功,则返回执行S1;如失败则继续按照第二频率发送广播。
本专利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穿戴式设备实现省电的方法,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穿戴式设备的功耗,节省电能,增加续航能力和使用时间。设备使用过程中随着数据库的数据累积,对于设备工作周期的调节会越来越的精准,达到越用越省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S10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S20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穿戴式设备实现省电的方法,包括:
S10根据穿戴式设备的通讯连接情况建立数据库;
S20根据数据库调节设备的工作周期。
所述S1根据穿戴式设备的通讯连接情况建立数据库,包括如下步骤:
S110按照第一周期初始化蓝牙广播周期;
S120按照第一周期发送蓝牙广播;
S130判断蓝牙设备是否实现数据通讯,如是,则更新数据库;如否,则返回S2。
所述S2根据数据库调节设备的工作周期,包括如下步骤:
S210连接数据库;
S220根据数据库分析连接概率;
S230判断当前是否处于高频率连接时段,如果是执行步骤24;如果否执行步骤25;
S240按照第一频率发送广播,并判断广播是否成功,如成功则更新发送频率为第二频率;如失败则继续按照按照第一频率发送广播;
S250按照第二频率发送广播,如连接成功,则返回执行S1;如失败则继续按照第二频率发送广播。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穿戴式设备实现省电的方法,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穿戴式设备的功耗,节省电能,增加续航能力和使用时间。为穿戴式设备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为穿戴式设备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实现省电的方法,包括:
S11:穿戴设备按照初始化广播周期广播发送蓝牙广播,一旦发现设备并成功连接,将广播结果和时间更新到存储器中的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佩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佩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