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场通信系统、方法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5742.8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3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阙滨城;廖志川;汪成;陈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场 通信 系统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场通信系统、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之间采用电容式触摸屏之间相互耦合的方式进行近距离通信时,在原有电容屏触摸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主从收发模式来实现信号的交互。这种通信方式具有通信距离可控、信号安全等特点,可用于身份确认及密要传输。
目前,上述近距离通信的方式是通过触摸屏的电场信号进行耦合的,由于通信过程中受到很多的分布参数的影响,采用这些分布参数很容易使电场信号耦合效果变差,甚至完全抵消。因此,会导致终端的触摸屏与触摸屏之间的通信失败。即使是在终端的触摸屏与触摸屏紧贴得很近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终端之间通信不成功问题,通常我们称此终端之间通信不成功时终端的方位或终端之间的角度为通信盲区或者通信死区。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当终端之间出现通信导常的情况时,用户通常只能通过改变终端之间的方位,重新尝试建立终端之间的通信。然而这种方式不仅会导致终端之间通信时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终端之间通信时的成功率很差、效率低。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用户的操作负担,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近场通信系统。该系统避免屏信号出现耦合差的情况,使得用户使用第二终端在任何角度均可以与第一终端正常通信,提升了通信时的成功率和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用户额外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近场通信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近场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用于当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耦合电容值小于预设值时,调整所述第二终端中驱动通道和/或感应通道的连接关系,以调整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所述耦合电容值,并在检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所述耦合电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建立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场通信系统,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如果第二终端发现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通信信号的质量不好,可通过切换第二终端的驱动通道和/或感应通道的电气连接关系。由此,可以在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通信不成功时,通过软件切换收发通道的方式,避免通信信号出现耦合差的情况,使得用户使用第二终端在任何角度均可以与第一终端正常通信,提升了通信时的成功率和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用户额外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终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终端与其他终端之间的耦合电容值是否小于预设值;调整模块,用于当检测所述终端与所述其他终端之间的耦合电容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时,调整所述终端中驱动通道和/或感应通道的连接关系,以调整所述终端和所述其他终端之间的所述耦合电容值;以及建立模块,用于在检测所述终端与所述其他终端之间的所述耦合电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建立所述终端和所述其他终端之间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在其它终端和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如果终端发现终端和其它终端之间的通信信号的质量不好,可通过切换终端的驱动通道和/或感应通道的电气连接关系。由此,可以在终端与其它终端通信不成功时,通过软件切换收发通道的方式,避免通信信号出现耦合差的情况,使得用户使用终端在任何角度均可以与其它终端正常通信,提升了通信时的成功率和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用户额外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近场通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检测终端与其它终端之间的耦合电容值小于预设值时,调整所述终端的中驱动通道和/或显示通道的连接关系,以调整所述终端和所述其它终端之间的耦合电容值;以及在检测所述终端与所述其它终端之间的所述耦合电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建立所述终端和所述其它终端之间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场通信的方法,在其它终端和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如果终端发现终端和其它终端之间的通信信号的质量不好,可通过切换终端的驱动通道和/或感应通道的电气连接关系。由此,可以在终端与其它终端通信不成功时,通过软件切换收发通道的方式,避免通信信号出现耦合差的情况,使得用户使用终端在任何角度均可以与其它终端正常通信,提升了通信时的成功率和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用户额外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