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适用于五种转基因大豆品系特异性检测的标准分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5704.2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刘月明;汪秀秀;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适用于 转基因 大豆 品系 特异性 检测 标准 分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同时适用于五种转基因大豆品系特异性检测的标准分子。
背景技术
转基因大豆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占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47%,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81%。截止2012年,全球共有11个国家种植转基因大豆。从1996-2011年的16年间,转基因大豆的种植给人类带来了322亿美元的经济利益。目前市场上的大豆油有90%均由转基因大豆制成。转基因作物在给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安全性问题同时也成为了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进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大豆品系的增多,对转基因大豆检测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基于核酸基础上的检测技术是检测转基因产品的最主要和常用的方法。然而无论哪种检测方法都需要相应的标准物质作为阳性对照。目前使用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主要来自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标准物质与测量研究院(IRMM)和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OCS),多为来源于作物种子的含有一定百分比转基因成分的基质-标准物质,也有部分来源于转基因作物的叶片提取的DNA。基质-标准物质制备程序复杂,而且价格昂贵,1g基质-标准物质需要1500元人民币以上,10μg DNA标准物质需要2500元人民币,并且到货周期长,因而严重制约了检测技术的发展。开发易于规模化制备、成本降低的标准分子是特别值得期待的。
目前,中国没有种植转基因大豆,但中国每年进口大豆近6000万吨,有90%以上为转基因大豆。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仅为境外4种转基因大豆(GTS-40-3-2、A2704-12、DP356043和MON89788)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用于进口用作加工材料。为了对中国进境转基因大豆品系进行有效监管,迫切需要开发适合用作转基因大豆检测的标准分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同时适用于五种转基因大豆品系特异性检测的标准分子。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重组质粒,其包含以下序列片段:
转基因大豆MON897885’端序列(MON89788),如SEQ ID NO:59所示;
转基因大豆A2704-125’端序列(A2704-5),如SEQ ID NO:61所示;
转基因大豆A2704-123’端序列(A2704-3),如SEQ ID NO:57所示;
转基因大豆A5547-1275’端序列(A5547-5),如SEQ ID NO:60所示;
转基因大豆A5547-1273’端序列(A5547-3),如SEQ ID NO:56所示;
转基因大豆DP305423-13’端序列(305423),如SEQ ID NO:58所示;
转基因大豆DP356043-55’端序列(356043),如SEQ ID NO:55所示;和
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序列。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大豆内源基因Lectin的序列如SEQ ID NO:62所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重组质粒中,按照5’→3’方向,各序列片段如下排列:转基因大豆DP356043-55’端序列;转基因大豆A5547-1273’端序列;转基因大豆A2704-123’端序列;转基因大豆DP305423-13’端序列;转基因大豆MON897885’端序列;转基因大豆A5547-1275’端序列;转基因大豆A2704-125’端序列;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重组质粒的骨架质粒大小为4000-7000bp;较佳地为5000-6000bp。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重组质粒的骨架质粒是pCDNA3质粒。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重组质粒的用途,用于作为标准分子,检测转基因大豆A5547-127、A2704-12、DP356043、DP305423和MON89788品系。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标准分子是通用型标准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碳纳米管海绵清理油污的方法
- 下一篇:低度酒防酸保质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