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隧道模拟加载实验平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5527.8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延皓;李长春;李刚;高攀;洪开荣;张金英;吴元金;蒋永强;母东杰;杨雪松;李竞;黄静;陈策;李磊;刘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N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隧道 模拟 加载 实验 平台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模拟试验技术,特别涉及无水至高压水环境下围岩及隧道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构受力及变形模拟试验研究的隧道模拟加载实验平台设备。
背景技术
隧道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室内模拟试验装置,无论是动态仿真还是模型试验,在国内外均比较成熟,如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相关试验室,以及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都有相关的试验装备。但这些试验装备小型,都只能模拟在无水或者低压水条件下,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内部的应力变化和围岩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作用范围局限,难以满足水压连续加载的试验条件,亦不能模拟高压水环境下围岩及隧道结构的相互作用的试验。随着近几年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不可避免地会穿越富水地层,渗水、脱浆、坍塌都是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地下分岔隧道断面复杂更是对设计方和施工方提出了更大的考验。为了给实际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有必要研制出一套模拟不同隧道环境下围岩及隧道结构相互作用的试验平台。相比无水及低压水的模拟试验条件,高压水环境的模拟对平台的尺寸和承载要求有相应的提高,设备的尺寸的加大对其机械结构、密封性、嵌入性加载以及设备的运输等提出了新的难题,而且目前隧道的施工面临的四大难题,仅停留在预测---按经验施工---设立应急预案阶段,缺少模拟试验后有参照性的数据参考,不能科学地、环保地采用施工步序、选择注浆与否以及获悉不同水压条件下的影响、衬砌结构受力和围岩稳定性。随着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和防水材料工艺的革新,有水甚至有高压水环境下围岩及隧道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构受力及变形模拟试验研究将有急剧增长的趋势。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设备占地空间、密封效果良好的模拟高压水环境下围岩及隧道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构受力及变形模拟试验研究的大型隧道模拟加载实验平台机械结构。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隧道模拟加载实验平台设备,包括拼接结构、嵌入式加载结构和隔板结构,拼接结构包括上顶板,前壁、后壁、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底座共6个壁面拼接构成的密闭构架,在组装的过程中采用密封条密封和焊接密封两种;嵌入式加载结构包括液压缸、推杆、推板,该结构嵌入拼接结构的上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推杆处设置密封条完成密封;隔板结构是在加载实验平台设备内部设置可拆卸的隔板,用于调整内部划分空间区域,便于试件数量的调整。
所述的拼接结构,其中上顶板通过设置在后壁的旋转轴可翻转的安装;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前壁和后壁的左、右端面后,再通过焊接密封;左侧板、右侧板、前壁和后壁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后,通过焊接密封,密封后加装固定销固定。
所述的隔板结构为可支撑式硬质钢板,通过改变可支撑式硬质钢板在结构内部的位置,缩小或者任意设置试件填充的空间,实现不同量试件的加载。
所述的底座中,设置传感器预留口和排水口,实现试件在试验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采集以及水压试验后排水。
所述的前壁上设有前出料口,所述的后壁上设有后出料口,模拟隧道开挖。
所述的左壁外壁面、右壁外壁面和顶板均设有液压执行机构,密封嵌入上述三个壁面中,实现力的加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主要解决了室内模型试验装置无法模拟高压水环境下围岩及隧道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构受力及变形模拟试验研究的问题,本发明的机械结构实现了拼接式结构,解决了大型隧道机构的安装生产问题;密封效果良好,采用密封条密封和焊接密封两种密封方法,保证了大型隧道加载平台的整体密封;嵌入式结构的设计,实现在密封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力的加载。。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的后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的前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前视角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顶板闭合状态的正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密封凹槽与密封条的密封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嵌入式加载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隔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通大学;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