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gH2-BiVO4储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4027.2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沈娜;程颖;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续京沙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gh sub bivo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随着能源消耗量显著增加,在不久的将来将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传统能源消耗引起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危害,不仅使人类生活环境变差,而且造成了大量的动植物灭绝。因此,寻找一种新的能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相当关键。氢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储量大、安全环保、单位质量能量高的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由于其储存相对较为困难,从而限制了其实际的广泛应用。在多年来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都认为采用储氢材料储存氢气是安全高效的。目前由于镁基储氢材料具有理论储氢含量高、原料廉价易得、吸/放氢循环性能好等优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该储氢材料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相对较差且放氢温度比较高,若达到可以接受的放氢速率,放氢温度必须在350℃以上,从而限制了镁基氢化物在实际当中的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通过向MgH2中加入添加剂进行高能球磨来改善其动力学以及热力学的性能。专利号为200810164115.6公开了一种添加熔炼的Mg17Al12以及Ni通过球磨制备了Mg-Al-Ni复合材料,该专利的动力学改善效果虽然相对较为明显,但是制备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相对高。Baricco,M.,M.W.Rahman,et al.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536,Supplement1(0):S216-S221则提出了向MgH2中添加BaRuO3通过球磨来改善其性能,但是该镁基复合材料的放氢量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实际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放氢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MgH2-BiVO4储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储氢复合材料是由MgH2与BiVO4组成,其中BiVO4含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10~40%。以上原料市场有售或根据文献合成(其中合成BiVO4的合成参考文献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581(0):40-45)。
上述MgH2-BiVO4储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将MgH2和BiVO4置于行星式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进行球磨,球料质量比为15~35:1,转速为450~550r/min,在0.1~0.5MPa氩气的保护下,球磨1~3h,每球磨20~45min,间歇15~25min,待球磨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取出该复合材料并进行封装,得到MgH2-BiVO4复合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储氢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MgH2吸/放氢性能,其吸放氢速率比相同条件下未添加BiVO4的MgH2提高了1倍以上。
2、本发明使用的BiVO4易于合成,原料易得。
3、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能源消耗少,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产业化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MgH2-BiVO4储氢复合材料在423K、3MPa氢压下,与MgH2的吸氢速率对比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MgH2-BiVO4储氢复合材料在473K、3MPa氢压下,与MgH2的吸氢速率对比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MgH2-BiVO4储氢复合材料在623K、0.01MPa氢压下,与MgH2的放氢速率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4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具有有序宏观结构的纳米多孔BiVO<sub>4</sub>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特性的BiVO<sub>4</sub>薄膜制备方法
- 一种氧化石墨烯/(040)晶面钒酸铋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氮化碳/石墨烯/(040)晶面钒酸铋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负载磁性纳米粒子的钒酸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Ag-BiVO<sub>4</sub>晶面/MnO<sub>x</sub>晶面BiVO<sub>4</sub>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纺织纤维/BiVO<sub>4</sub>/CoO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甲醛降解的钒酸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BiVO<base:Su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