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人工随机多孔结构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3642.1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1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人工 随机 多孔 结构 组织 工程 支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维人工随机多孔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三重周期最小表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简称TPMS)方法设计随机多孔结构,并采用增材制造方法制备该支架,具体步骤是:
第1、建立人工随机多孔结构支架的3D数字化内部和外部模型,步骤为:
a、构造随机函数,使得函数值域在自然骨的孔隙率、孔隙尺寸的要求范围内;
b、将随机函数代入TPMS隐式函数中的孔隙率控制项和孔隙尺寸控制项中,支架的内部形态结构由所构建的TPMS隐式函数控制,建立支架3D数字化的内部结构模型;
c、根据自然组织的外部形状数据或者人工植入物的外形数据,建立支架的3D数字化外表面模型;
d、将b步建立的内部结构模型和c步建立的外表面模型相结合,生成最终的实体模型并以STL格式导出,用以指导后续的3D增材制造过程;
第2、采用3D增材制造方法制备人工随机多孔结构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增材制造方法包括:选择性激光烧结法,自由实体制造法,3D打印法,和光固化立体造型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材制造过程的具体步骤为:
将工作平台铺上一个薄层的生物材料粉末,由计算机控制激光头烧结模型指定区域内的粉末,这一层烧结完,计算机控制平台下移一个薄层的距离,再次铺粉,烧结下一层,直至支架达到所要求的高度,所以支架实体由这种一层一层的堆积方式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末材料为:钛、镁、生物活性玻璃、羟基磷灰石、以及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及其聚合物、聚乙交酯、聚乳酸-聚乙交酯共聚物、聚己内酯、聚β-羟基丁酸酯、聚β-羟基丁酸酯-聚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多嵌段共聚物或者聚氨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36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