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采油污水深度处理的催化降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3532.5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予海;綦东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地恒天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28;C02F1/76;C02F1/78;C02F1/6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王洁平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采油 污水 深度 处理 催化 降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污水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油田采油污水经常规处理后残留的难降解有机物的催化降解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根据采油需要,需要注入大量水资源,油水混合物经油水分离后即产生采油污水。采油污水随地质条件不同,其成分变化较大,但主要的污染成分为烃类、油、和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如腐殖类有机物、杂环类有机物或有机聚合物。常规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水沉降处理(除泥砂)、气浮(除油)、混凝沉淀(除悬浮物或胶体类有机物)和生化处理(除可降解有机物),经过常规处理后污水,一般COD为50~150mg/L,往往无法达到出水COD≤50mg/L的一级排放标准。由于残留的溶解性的难降解有机物,导致污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难度很大,对排水要求高的地区的油田企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环保压力。现有的深度处理技术,如Fenton法,须投加大量药剂,并产生较多的污泥,一方面运行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产生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采油污水深度处理的催化降解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加药量少,不产生化学污泥,处理效果好,并且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本发明针对采油污水经过沉降、气浮、混凝和生化等常规处理单元后,残留溶解性难降解有机物的水质特点,提供一种催化降解方法,其首先调节经常规处理的采油污水的pH值,使得pH<7,一般控制5≤pH<7;再加入10~50mg/L的臭氧、次氯酸或次氯酸盐;之后污水即进入催化降解塔,塔内填装具有钯和铱活性基团的多孔无机载体,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吸附进无机介质的孔道内部,并与活性基团接触,在钯和铱活性基团的催化作用下,臭氧、次氯酸或次氯酸盐的氧化降解能力大大增强,将残留溶解性难降解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明显降低了污水COD,确保出水COD<50mg/L;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1)用盐酸或者硫酸调节经过常规处理油田采油污水的pH值,使得pH<7;
(2)向(1)得到的污水里投加10~50mg/L的臭氧、次氯酸或者次氯酸盐,搅拌使得混合均匀;
(3)使(2)得到的污水进入催化降解塔,塔内填装具有钯和铱活性基团的多孔无机载体,视水质条件,经过塔内停留时间为60~240min的催化氧化反应,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其中:具有钯和铱活性基团的多孔无机载体,其孔隙率为50%~75%;粒径为2mm~10mm;钯的负载率为10%~25%;铱的负载率为10%~25%。
上述步骤(3)中,具有钯和铱活性基团的多孔无机载体为多孔陶粒载体或沸石载体。
上述步骤(3)中,上具有钯和铱活性基团的多孔无机载体通过将无机载体原料与含有钯盐铱盐的混合溶液混合并造料后,烘干、高温(600~1100℃)下焙烧而制备得到。
上述步骤(3)中,具有钯和铱活性基团的多孔无机载体为多孔陶粒载体,其孔隙率为60%~65%;钯的负载率为15%;铱的负载率为16%。
上述步骤(3)中,载体床过流速度控制为0.25~1BV/h(BV即为床体积,即按1m3/h流速计,无机载体装填量为1m3~4m3)。
上述步骤(1)中,5≤pH<7。
上述步骤(2)中,次氯酸盐为钠盐或者钾盐。
该发明的基本原理描述如下:
首先,步骤(1)中调节pH<7,其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其一,可将污水中大量的带有羧酸盐、磺酸盐的聚合物等转化为酸性聚合物,形成不溶性的盐而得到去除;弱酸性环境同时有利于催化氧化效果的提升。
其次,步骤(2)中,臭氧或次氯酸盐等氧化剂均匀混合于污水中,由于没有得到催化作用,此时氧化降解能力很弱,主要为混合作用。
最后,步骤(3)污水中的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被多孔陶粒所吸附,并与布满陶粒孔道内的钯铱活性基团接触结合,同时钯铱等金属可利用螯合原理吸附具有羧基或氨基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在活性基团催化作用下,弱酸性水中的臭氧或次氯酸的对难降解有机物的氧化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实现有效的催化降解,使最终出水COD<50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加药量少,不产生化学污泥量,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处理效果好和COD降低明显。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技术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地恒天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地恒天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3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