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苷酸膦酸酯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33229.5 申请日: 2014-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4804042B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陈栋;范传文;郑善松;赵树雍;程哲;刘永康;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F9/6561 分类号: C07F9/6561;A61K31/675;A61P31/12;A61P31/20;A61P31/14;A61P1/16;A61P31/18;A61P31/22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代理人: 刘海罗
地址: 2501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核苷酸 膦酸酯类 化合物 药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化工领域,涉及一种核苷酸膦酸酯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自从1963年发现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以来,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直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至今仍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6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50-70万人死于乙肝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是乙肝高发区,约有1.2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全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约3000万人。乙肝不仅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伤害,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并给国家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仅我国每年因慢性乙型肝炎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元。目前治疗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为干扰素和核苷类化合物。α-干扰素的应用受到患者响应率低和副作用强的限制,因此核苷类化合物是近年来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的主要领域。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病毒DNA聚合酶或逆转录酶的抑制剂,能够终止病毒DNA链的合成,最终抑制病毒复制。替诺福韦(Tenofovir,PMPA,结构式如下)化学名为(R)-9-(2-磷酸甲氧基丙基)-腺嘌呤),是Gilead继阿德福韦(Adefovir,PMEA,结构式如下)后成功开发的另一个新型开环膦酸核苷类化合物(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s,ANP),体外研究显示具有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

含有磷酸基团的化合物在生理pH条件下通常带负电荷而极性太强不易通过生物膜,导致该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差、组织分布系数低和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因此,在开发该类药物时,通常运用前药原理将磷酸基团的负电荷掩蔽,消除该类药物的不足。

替诺福韦双吡呋酯是PMPA的双酯前药,其富马酸盐(tenofovirdisoproxil fumarate,TDF)分别于2001年和2008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说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HIV和HBV感染。但该药应用中也存在以下缺点:(1)化学性质不稳定,其对于血清酶介导的水解反应高度敏感,不能有效增加作用部位药物浓度(Pieter A.,Pharma.Research.1997,14(4):492-496);(2)高剂量使用时有一定的肾毒性风险(Taeg H.Drugsof the Future2004,29(2);163-177)。

在替诺福韦的前药研究中,Ballatore等用不同的氨基酸酯和苯基作为掩蔽基团合成了一系列PMPA的氨基膦酸酯前药。这类前药在血浆和组织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一旦吸收进入细胞内,立即在丝氨酸蛋白酶(cathepsin A)或其他蛋白酶作用下水解失去一分子异丙醇,形成亚稳定的中间体;接着在分子内环化作用下自发水解掉一分子苯酚形成重要中间体PMPA-Ala,PMPA-Ala在体内特异性酰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PMPA(Birkus G.,Molecular Pharmacology.2008,74(1):92-100)。这类前药的代表化合物GS7340(化学名为9-[(R)-2-[[(S)[[(S)-1-(异丙氧基羰基)乙基]氨基]苯氧基膦酸]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结构式如下)于2012年开始II期临床试验。

尽管上述前药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和药代动力学属性,然而仍需要开发新的化合物,例如能够进一步改善其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以及降低其毒副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治疗乙肝和艾滋病的药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了一类新的非环核苷酸膦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人还惊奇地发现,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有效的抗病毒活性。由此提供了下述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如下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溶剂合物、以及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溶剂合物:

其中,R1选自氢、环丙基、直链或支链C1-C6烷基、氟代甲基、羟基或羟甲基;

R2选自氢、苄基、直链或支链C1-C6烷基、或者任一天然或非天然氨基酸的侧链,并且当该侧链含有羧基时,则任选该羧基选用烷基或芳基酯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32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