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用光触媒板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31974.6 | 申请日: | 2014-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5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梅;刘成永;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协多利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用光 触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用光触媒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室内装潢材料、日用化工用品不断的向室内排放污染物,如:胶合板中的甲醛、涂料中的有机挥发物、皮革中的化学添加剂等等,这些污染物严重的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一系列的空气净化措施应运而生:活性炭吸附、化学试剂氧化、臭氧氧化、纳米光触媒处理等等。活性炭的使用周期短、容易达到饱和,化学试剂和臭氧的使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纳米光触媒作为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目前市场上采用的纳米光触媒产品主要分为两种:光触媒乳液和光触媒板。光触媒乳液使用方便,但是见效慢,容易被灰尘覆盖而失去净化功能;普通光触媒板是将光触媒喷涂在金属或非金属平板表面,通过和空气接触达到祛除有毒物质的目的,但是由于其表面积较小,与空气接触的有效面积降低,导致见效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用光触媒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气净化用光触媒板,包括光触媒板本体,所述光触媒板本体的上下表面均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凹槽的表面开有小圆孔,在光触媒板本体的侧面开有若干矩形状通孔,光触媒板本体相对凸起的外表面开有大圆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圆孔的直径是小圆孔直径的两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触媒板本体由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和热固性树脂组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光触媒板的上下表面设有凹槽、侧面设有矩形孔,有效地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见效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所述一种空气净化用光触媒板,包括光触媒板本体1,所述光触媒板本体1由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和热固性树脂组成,所述光触媒板本体1的上下表面均开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凹槽2的表面开有小圆孔5,在光触媒板本体1的侧面开有若干矩形状通孔3,光触媒板本体1相对凸起的外表面开有大圆孔4,所述大圆孔4的直径是小圆孔5直径的两倍,有效地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见效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协多利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协多利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1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锡球放置盒
- 下一篇:TDF会话建立方法和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