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接触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1936.0 | 申请日: | 2014-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0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覃奀垚;余佳;羌曹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1/29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接触器 陶瓷 密封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流接触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直流接触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结构的密封方式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另一种是用平面的陶瓷件进行密封。
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基本上可以实现将接触器的接触点密封在保护气氛中的目的,但是由于环氧树脂与金属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较低,并且其承受高温及冷热冲击能力较差,因此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的装配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
图1示出了专利号CN201010234827.0中采用平面的陶瓷件进行密封的结构,其需要对陶瓷件上并对应静接触点4和引出线50的密封孔孔内进行金属化处理,但这种金属化处理方法一方面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现有大都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很低;另一方面金属与陶瓷的膨胀系数不相同,在焊接时,对于静接触点4,必须通过焊接于密封孔孔内的过渡螺套9来固定,进而增加生产成本;而对于引出线50,则很容易产生漏气的现象,影响产品良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结构,该直流接触器的陶瓷密封部分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和密封性。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接触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结构,包括为中空结构体的金属腔体、定位设于所述金属腔体外部的塑料外壳、以及定位设于所述金属腔体内部的动接触点、静接触点、动铁芯和线圈,且所述静接触点和所述线圈的引出线均通过陶瓷件与所述金属腔体密封固连;所述金属腔体为具有一开口端的中空柱体,所述陶瓷件为平板状结构,所述陶瓷件的一侧面密封固连于所述金属腔体的开口端上,还分别在所述陶瓷件上并对应所述静接触点和引出线的位置处定位开设有若干贯穿于陶瓷件的通孔,该若干通孔朝向所述陶瓷件另一侧面的一端周缘处皆形成有一圈凸出于所述陶瓷件另一侧面的环形第一凸台,且该若干环形第一凸台的外周面上还皆印刷有一层金属化层;另所述静接触点以及所述引出线皆相应的依次穿设过该若干通孔和环形第一凸台,并与该若干环形第一凸台密封固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件的一侧面密封固连于所述金属腔体的开口端上的结构为:在所述陶瓷件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环形金属连接圈,且所述金属连接圈背向所述陶瓷件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金属腔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出线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环形第一凸台之间皆固定套设有能密封所述通孔的密封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应于引出线的所述通孔并朝向所述陶瓷件一侧面的另一端周缘处亦皆形成有一圈凸出于所述陶瓷件一侧面的环形第二凸台,且该若干环形第二凸台的外周面上亦皆印刷有一层金属化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若干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的内侧壁相应与该若干通孔的内侧壁之间具有距离,以形成台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应于引出线的所述通孔并朝向所述陶瓷件一侧面的另一端面皆为锥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直流接触器陶瓷密封部分的孔内金属化处理和孔内密封连接,本发明中直流接触器的陶瓷密封部分将金属化处理和密封连接均转移到孔外,即通过在所述陶瓷件上并对应静接触点和引出线的位置处定位开设有若干贯穿于陶瓷件的通孔,该若干通孔朝向所述陶瓷件另一侧面的一端周缘处皆形成有一圈凸出于所述陶瓷件另一侧面的环形第一凸台,且该若干环形第一凸台的外周面上还皆印刷有一层金属化层;对于静接触点来说,孔外金属化处理能够将现有结构中的静接触点和过渡螺套结合为一体,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对于引出线来说,引出线与其相对应的环形第一凸台之间皆固定套设有能密封所述通孔的密封垫片,能够减少焊接的漏气比例,有效提高了密封性。本发明中的孔外平面密封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密封性,使陶瓷密封的焊接良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9%。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流接触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陶瓷件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陶瓷件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静接触点和引出线分别与陶瓷件密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陶瓷件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陶瓷件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静接触点和引出线分别与陶瓷件密封连接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1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式断路器用组合式电磁脱扣装置
- 下一篇:汽车自控刹车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