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1879.6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乘鑫;高庆强;郑敏升;黄金荣;张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建研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混凝土 发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是在水泥浆中引入适量的微小气泡,搅拌均匀后再浇注硬化而成的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密闭气孔的多孔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热等优异的性能。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泡沫混凝土发泡剂性能对其有着很大影响。
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种类很多,主要有松香胶发泡剂、蛋白型发泡剂、合成发泡剂等.其中,松香类发泡剂历史最久,具有价格低,制造方便等优点,但其泡沫稳定性和发泡倍数均不是太好;蛋白型发泡剂其生成的泡沫稳定性好但其起泡力低,较易霉变且原料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合成类发泡剂的发泡能力非常好,来源也广,但是生成泡沫的稳定性不好。
本专利申请文件通过复配技术成研制新型发泡剂;采用皂角苷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纤维素)及防腐剂并通过一定的工艺制得。本专利申请文件的发泡剂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发泡率高,泡沫稳定,不易霉变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能使发泡剂发泡均匀,进一步提高发泡效果;且能有效解决发泡剂易霉变的缺点,提高发泡剂的存储周期。
本发明的问题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所述发泡剂包括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不易变质稳定性高;能使发泡剂发泡均匀,进一步提高发泡效果;且有效解决发泡剂易霉变的缺点,提高发泡剂的存储周期。
本发明的问题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准备按下述体积配比的各成份:水100%;皂角苷6~10%;十二烷基璜酸钠2~5%;聚乙二醇1~4%;苯甲酸0.02~3%;纤维素0.8~3%;
步骤20、将水、皂角苷、十二烷基璜酸钠、聚乙二醇以及纤维素放置于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反应3~5h;所述水热合成反应釜的温度限定为60~80℃;
步骤30、将反应制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后出料。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来源广泛的皂角苷作为主要原材料,具有容易获得,价格低廉等优点。
2、本发明采用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璜酸钠及聚乙二醇,能使发泡剂发泡均匀,进一步提高发泡效果。
3、本发明采用的防腐剂能有效解决发泡剂易霉变的缺点,提高发泡剂的存储周期。
4、本发明制得的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其发泡工艺简单,发泡率高、泡沫稳定时间长。
5、本发明发泡剂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不易变质稳定性高。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包括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水100%;皂角苷6~10%;十二烷基璜酸钠2~5%;聚乙二醇1~4%;苯甲酸0.02~3%;纤维素0.8~3%。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准备按下述体积配比的各成份:水100%;皂角苷6~10%;十二烷基璜酸钠2~5%;聚乙二醇1~4%;苯甲酸0.02~3%;纤维素0.8~3%;
步骤20、将水、皂角苷、十二烷基璜酸钠、聚乙二醇以及纤维素放置于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反应3~5h;所述水热合成反应釜的温度限定为60~80℃;
步骤30、将反应制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苯甲酸,搅拌均匀后出料。
下面列举5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将100kg的水,7kg的皂角苷,3kg的十二烷基璜酸钠,3kg的聚乙二醇和1.2kg的纤维素放置于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在(60-80)℃环境中反应4-5h,将制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1kg苯甲酸,搅拌均匀后,即制的所述泡沫混凝土发泡剂。依据标准JG/T266-2011《泡沫混凝土》对制得发泡剂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下:发泡倍数为67,沉降距为4mm,泌水量为28ml,上述制得发泡剂其性能检测结果优于标准中发泡剂的技术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建研勘察设计院,未经福建省建研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1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处理装置、槽体以及喷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垃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