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1223.4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2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鲁世源;宋成镐;朴政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屈玉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电池 | ||
技术领域
各实施例涉及可再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不同于不能再充电的一次电池,可再充电的二次电池被广泛地用于紧凑高科技电子设备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笔记本计算机。
发明内容
实施例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该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罐,其中容纳电极组件,罐包括在一侧的开口,开口被盖板气密地密封;以及顶板,在盖板上。顶板包括耦接到盖板的第一焊接单元和第二焊接单元以及在第一焊接单元和第二焊接单元之间的第三焊接单元。第一焊接单元连接到盖板并包括第一至第三焊接点。第一至第三焊接点共同地形成三角形形状。
三角形形状可以是正三角形形状。
第一焊接点可以在顶板的长轴的中心线上。
第二焊接点和第三焊接点可以形成在垂直于中心线的第一垂直线上。第二焊接点和第三焊接点可以位于自中心线在相反方向上的相同距离处。
第二焊接点和第三焊接点可以与第一焊接单元的端部间隔开相同的距离。
第二焊接单元可以包括共同地形成三角形形状的第四至第六焊接点。
第四至第六焊接点可以共同地形成正三角形形状。
第四焊接点可以在顶板的长轴的中心线上。
第五焊接点和第六焊接点可以在垂直于中心线的第二垂直线上。第五和第六焊接点可以位于自中心线在相反方向上的相同距离处。
第五焊接点和第六焊接点可以与第二焊接单元的端部间隔开相同的距离。
盖板可以由铝或铝合金形成。
第一焊接单元至第三焊接单元的每个可以由镍或镍合金形成。
第一至第三焊接单元可以是正电极。
可再充电电池还可以包括附接到第三焊接单元的引线板。
引线板和第一至第三焊接单元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实施例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罐,其中容纳电极组件,罐包括在一侧的开口,开口被盖板气密地密封;以及顶板,在盖板上。顶板包括耦接到盖板的第一焊接单元和第二焊接单元以及在第一焊接单元和第二焊接单元之间的第三焊接单元。第一焊接单元耦接到盖板并包括第一至第三焊接点。第二焊接单元耦接到盖板并包括第四至第六焊接点。第一至第三焊接点共同地形成三角形形状,第四至第六焊接点共同地形成三角形形状。
第一焊接点和第四焊接点可以在顶板的长轴的中心线上。
第二焊接点和第三焊接点可以在垂直于中心线的第一垂直线上并可以与第一焊接单元的端部间隔开。第二焊接点和第三焊接点位于自第一焊接点的相同距离处。
第五焊接点和第六焊接点可以在垂直于中心线的第一垂直线上并可以与第二焊接单元的端部间隔开。第五焊接点和第六焊接点可以每个位于自第四焊接点的相同距离处。
盖板和第一至第三焊接单元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实施例还指向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罐,其中容纳电极组件,罐具有六面体形状并在一侧包括开口,开口被盖板气密地密封;以及顶板,在盖板上。顶板包括耦接到盖板并包括第一至第三焊接点的第一焊接单元以及在第一焊接单元的一侧的第二焊接单元。第一焊接点在顶板的长轴的中心线上。第二焊接点和第三焊接点在垂直于中心线的第一垂直线上并与第一焊接单元的端部间隔开,第二和第三焊接点位于自中心线在相反方向上的相同距离处。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范性实施例,各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附图中:
图1示出透视图,其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
图2示出分解透视图,其示出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
图3示出沿图1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示出平面图,其示出包括图2的焊接点的盖板;以及
图5示出透视图,其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形成图4的焊接点的超声波焊接装置的焊头(horn)。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示范性实施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层和区域的尺寸可以被夸大。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1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手执无需清洗液的小孔切屑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