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骑式摩托车的前饰盖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30929.9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翌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骑 摩托车 前饰盖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前饰盖,尤其指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前饰盖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可根据引擎的冷却型式分成气冷式摩托车及水冷式摩托车两种,其中水冷式摩托车设置有一主水箱及一副水箱,主水箱及副水箱各设有一加水口及一盖体,藉此主水箱及副水箱分别可加水,而主水箱与副水箱另一管路相接。
而现有技术的摩托车亦可根据外形而分成速克达摩托车及跨骑式摩托车两种,其中若跨骑式的摩托车搭配水冷式的冷却设计时,主水箱及副水箱的位置邻接车头处,并且主水箱及副水箱的前方外侧盖设有一前饰盖,藉以避免主水箱及副水箱外露,同时更可美化外观。
然而,现有技术的水冷式的跨骑式摩托车具有以下两缺点:
其一,要对主水箱及副水箱加水前,需要将整个前饰盖卸下,而前饰盖与车体至少以四个螺丝锁合固定,因此不便对主水箱及副水箱加水。
其二,副水箱的水相较于主水箱而容易消耗,而副水箱隐藏于车体与前饰盖之间,因此若不将前饰盖卸下,便无法得知副水箱的水位变化,进而不便使用者判断加水的时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前饰盖构造,其可方便对两水箱进行加水。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前饰盖构造,该跨骑式摩托车具有一主水箱及一副水箱,该主水箱及该副水箱设于摩托车的油箱前方,该主水箱及该副水箱各设有一加水 口及一盖体,该前饰盖构造包含:
两前饰盖本体,各前饰盖本体上设有一水箱孔,两前饰盖本体的水箱孔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该主水箱的盖体及该副水箱;
两维修盖,其分别可拆卸地盖设于该两前饰盖本体的水箱孔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藉由在两前饰盖本体上分别设有一水箱孔,并且两水箱孔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主水箱的盖体及副水箱,藉此欲加水时,仅需将水箱孔上的维修盖卸下即可,无需拆卸整个前饰盖,本发明藉此方便加水。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前饰盖构造,其中对应于副水箱的维修盖,其贯穿有一水位孔,水位孔为一上下延伸的长孔,水位孔的位置对应于副水箱的位置。藉此无须拆卸维修盖便可直接从水位孔观察副水箱的水位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合主水箱及副水箱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装设于摩托车上的上视示意图。
图3是主水箱及副水箱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装设于摩托车上的放大前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装设于摩托车上的维修盖卸下后的放大前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后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维修盖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为跨骑式摩托车的前饰盖构造,该跨骑式摩托车具有一主水箱10及一副水箱20,该主水箱10及该副水箱20设于摩托车的油箱30前方;请参阅图3所示,主水箱10的顶侧连接有一管体13,该管体13的顶侧为加水口11,加水口11上设有一盖体12;副水箱20位于主水箱10的后侧上方,副水箱20的顶侧设有一加水口21,加水口21设有一盖体 22,副水箱20的底侧以一管体23连接主水箱10的加水口12处,藉此副水箱20的水便会流进主水箱10中;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前饰盖构造包含两前饰盖本体40及两维修盖50。
请参阅图1及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前饰盖本体40分别盖设于主水箱10两侧的前方及上方,并且两前饰盖本体40略微向后朝上倾斜,其中一前饰盖本体40设于副水箱20的前方;各前饰盖本体40上设有一水箱孔41,两水箱孔41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该主水箱10的盖体12及该副水箱20,从其中一前饰盖本体40的水箱孔41仅可看到主水箱10的盖体12,从另一前饰盖本体40的水箱孔41可看到副水箱20的上半部及副水箱20的盖体22;各水箱孔41的周缘间隔设有复数扣合孔4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滑联动成型钣金内卷边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冲压经进模的滑块直身成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