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旱荒漠区植被有效利用农田回排水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0235.5 | 申请日: | 2014-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付爱红;李卫红;陈亚宁;香慧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旱 荒漠 植被 有效 利用 农田 排水 新方法 | ||
1.一种干旱荒漠区植被有效利用农田回排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涉及的装置由农田回排水放置池(1)、进水口(2)、出水口(3)、隔栅栏(4)、篷布(5)和排水渠(6)组成,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选择并建设农田回排水放置池:选择在干旱绿洲区,以县域为单位,在每个县域,依据地形地貌特征,选择距离荒漠区较近、宽阔合适的地点,建设长为6m,宽3m,深2m,容量为36m3的农田回排水防渗放置池(1),该放置池(1)与各农田地头防渗渠道相连接;
b、在荒漠区挖排水渠:在长6km、宽6km、面积为36km2的荒漠区内,沿距离中线两侧1.5km和2.5km处,平行各挖2条排水渠(6),排水渠(6)间距为1km,将挖好的排水渠(6)与绿洲内渠道相连接,荒漠区内的排水渠(6)规格与绿洲区内渠道相同,如果是荒漠河岸林,中线用河道代替,沿着河道两侧平行各挖2条排水渠(6);
c、农田回排水流入荒漠区过程:将从农田地头排出的农田回排水,经绿洲内防渗渠道从放置池(1)一端的进水口(2)流入放置池(1)内,流入放置池(1)内的农田回排水经隔栅栏(4)过滤处理后,从放置池(1)另一端的出水口(3)流出,继续沿着农田防渗渠道流入连接的荒漠区内开挖的4条排水渠(6)中,满足了荒漠区植被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涉及装置中的放置池(1)的顶端一侧分别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在放置池(1)内设有隔栅栏(4),在放置池(1)顶部覆盖篷布(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涉及装置中的放置池(1)内固定的隔栅栏(4)为距离进水口2m,宽为3m、高度为2m,隔栅栏(4)的缝隙间距为0.5-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2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杆室内拉伸—剪切试验装置
 - 下一篇:独立加卸砝码静重式扭矩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