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动接触受电弓弓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0035.X | 申请日: | 2014-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华;李斌;陈明阳;郭凤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20 | 分类号: | B60L5/2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动 接触 受电弓弓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弓网系统稳定受流技术领域,是涉及一种滚动接触受电弓弓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受电弓主要由底架、铰链机构、弓头部分、升弓装置及气路组装等几大部分构成。一般现有高速电力机车靠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接触,相对滑动,从接触导线获取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目前采用这种传统的滑动接触受流方式,会造成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之间摩擦磨损严重,使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网导线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从而增加运行成本。同时由于接触网导线的不平顺,受电弓滑板在运行过程中遇到接触网导线的硬点时会受到冲击、造成损伤,甚至还会与接触网导线脱离、产生离线现象,在离线瞬间产生高温电弧,会引起接触网导线和受电弓滑板的异常磨耗,严重时会造成电力机车断电停运,给铁路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为了保证弓网系统受流质量,减少接触电阻和接触电阻波动,降低弓网离线率,现有的滑动接触受电弓弓头的弓网间必须保证一定的接触压力,但是接触压力的增加又增大了弓网间的摩擦力,从而导致弓网间的摩擦磨损加剧,更加缩短了滑动接触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网导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接触受电弓弓头,该弓头有效减少了弓网之间的摩擦磨损,提高了受电弓抗接触网导线硬点的冲击力性能,大幅降低了弓网离线率,从而改善了受流质量,减少由于电流作用下的滚筒表面和接触网导线之间的电气磨损,提高了弓网机械接触性能,减少接触电阻和接触电阻波动,延长了受电弓弓头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对接触网导线的磨损,降低了弓网的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动接触受电弓弓头,包括滚筒、具有通孔的左、右端盖、导电叶片、导电液、金属导电轴及左、右导角;金属导电轴设置在滚筒内,左、右端盖分别设置在滚筒的左、右两端,金属导电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左、右端盖的通孔,并设置在左、右端盖与滚筒形成的空间的外部,金属导电轴、左、右端盖及滚筒形成封闭的内腔,在内腔内设置有导电液,导电叶片设置在内腔中的金属导电轴上;左、右导角设置在滚筒两端,并与滚筒无缝对接。
所述滚筒的外表面采用镀铜处理。
所述左、右端盖与金属导电轴之间通过滑动轴承相连接。
在所述左、右端盖与滚筒之间、左、右端盖与金属导电轴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
所述导电液的体积设置为内腔体积的二分之一。
所述导电叶片的数目为五个,在内腔中的金属导电轴上均匀分布。
所述左、右导角均为锥形壳体结构,左、右导角的大开口端与滚筒无缝对接,在左、右导角的小开口端分别设置有左、右弓角,左、右弓角分别与左、右导角形成外端向内折弯的锥形壳体结构。
在所述左、右导角内部分别设置有左、右支架,左导角的左支架与左端盖之间、右导角的右支架与右端盖之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弓头能够有效改善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的接触性能,降低弓网系统的离线率,从而提高弓网系统的受流质量,保持电力机车安全平稳运行,节约维护成本;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弓头采用的滚动摩擦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因此将大幅减少受电弓弓头和接触网导线之间的摩擦磨损;由于滚动接触的稳定性好,保持电力机车安全平稳运行。
2、本发明弓头能够有效地提高弓网系统抗接触网导线的硬点冲击力性能,极大地减小了硬点对弓网接触性能的影响;
3、本发明弓头有效降低了弓网系统的离线率,提高了受流质量。同时减小了系统的无线电噪声干扰;
4、本发明弓头改善了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的接触性能,延长受电弓弓头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弓头该结构简单、精巧,易维护,减少了弓网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大幅节约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滚动接触受电弓弓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导电轴,2--沉头螺栓,3--滚筒,4--导电叶片,5--导电液,6—第一密封垫,7--左端盖,8--右端盖,9--右导角,10--左导角,11—内腔,12--滑动轴承,13--左弓角,14--右弓角,15--左支架,16--右支架,17—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