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换能器及基于该热电换能器的发电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9954.5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0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辉;李彦伟;郑晨;赵永祯;石鑫;刘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9/00 | 分类号: | E01C9/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换能器 基于 发电 路面 结构 | ||
1.一种热电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部件、N部件以及设置于P部件及N部件端面上的电极;
所述P部件通过黄铁矿粉料制作而成,黄铁矿粉料的热电系数为正值;
所述N部件通过方铅矿粉料制作而成,方铅矿粉料的热电系数为负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铁矿粉料内掺杂有电气石粉料,其中电气石粉料与黄铁矿粉料的比例为1∶1~1∶3,电气石粉料的热电系数为正值。
3.一种发电路面结构,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层(1)、下面层(2)、蓄电池(4)以及若干热电换能器(3),上面层(1)设于下面层(2)的上部,热电换能器(3)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入于上面层(1)及下面层(2)内,蓄电池(4)及所有热电换能器(3)依次组成了一个串联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层(1)为热供应源的沥青混凝土层;
所述下面层(2)为热能消耗的沥青混凝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换能器(3)的一半内嵌于上面层(1)内,热电换能器(3)的另一半内嵌于下面层(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层(1)的厚度为3cm~5cm;
所述下面层(2)的厚度为5cm~7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换能器(3)沿上面层(1)及下面层(2)形成的温度梯度方向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9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