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户外极限运动人员安全监控的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9606.8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7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蒋鹏;王坤;王英帅;王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A61B5/01;A61B5/145;A61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户外 极限运动 人员 安全 监控 穿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穿戴智能设备、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户外极限运动人员安全监控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户外极限运动日渐频繁,其带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可穿戴等技术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可穿戴智能设备产业的发展,将其与户外极限运动人员安全监控设备的有机结合,将大大保障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户外极限运动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时常伴随危险,近年来发生很多令人心痛的事故,可穿戴智能设备可对户外极限运动人员实时定位,对事故发生时的相关人员位置进行跟踪,对生命、环境信息的实时采集,便于设计高效的应急救援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户外极限运动人员安全监控的可穿戴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户外极限运动人员安全监控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生理参数采集模块、环境参数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GPRS传输模块和处理器模块;其中生理参数采集模块包括:人体体温参数采集单元、血氧饱和度和脉搏参数采集单元;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包括:环境温湿度采集单元、环境大气压参数采集单元。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VCC7.4V可充电式锂电池、VCC5.0V电压转换电路、VCC4.0V电压转换电路、VCC3.3V电压转换电路。7.4V可充电式锂电池JS-7.4V-2.2AH为VCC5V.0电压转换电路提供电源;VCC5.0V电压转换电路的核心为AMS1117-5.0低压差线性稳压电源芯片,其输出供给VCC4.0V电压转换电路、VCCC3.3V电压转换电路、人体体温参数采集单元、血氧饱和度和脉搏参数采集单元、环境大气压参数采集单元、GPS定位模块;4.0V电压转换电路的核心为FDS9435-MOSFET功率管、LM3485迟滞开关功率转换器,其输出为GPRS模块提供电源,VCC3.3V电压转换电路的核心为AMS1117-3.3低压差线性稳压电源芯片,其输出为环境温湿度采集单元、处理器模块主芯片STM32F103RBT6、JTAG接口提供电源;
电源管理模块包括:7.4V锂电池、7.4V锂电池接口J1、自锁开关K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压转换芯片AMS1117-5.0、第二电压转换芯片AMS1117-3.3、第一MOSFET功率管FDS9435、第一迟滞开关功率转换器LM3485、第一电解电容C1、第一钽电容C2、第二钽电容C3、第二电解电容C4、第三电解电容C5、第三钽电容C6、第四钽电容C7、第四电解电容C8、第五钽电容C9、第五电解电容C10、第六电解电容C11、第六钽电容C12、第七钽电容C13、第七电解电容C1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源指示灯DS1、第一电感L1;
所述7.4V锂电池的负极接地,7.4V锂电池的正极连接自锁开关K1的第一引脚,自锁开关K1的2引脚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VCC7.4V电压输出端;
VCC7.4V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第一钽电容C2的一端、第一电压转换芯片AMS1117-5.0的3引脚,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一钽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电压转换芯片AMS1117-5.0的1引脚、第二钽电容C3的一端、第二电解电容C4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三电解电容C5的负极、第三钽电容C6的一端到地,第一电压转换芯片AMS1117-5.0的2引脚连接第二钽电容C3的另一端、第二电解电容C4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电解电容C5的正极、第三钽电容C6的另一端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VCC5.0V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压转换芯片AMS1117-3.3的3引脚、第四钽电容C7的一端、第四电解电容C8的阳极,第四钽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解电容C8的阴极、第二电压转换芯片AMS1117-3.3的1引脚、第五钽电容C9的一端、第五电解电容C10的阴极到地,第一电压转换芯片AMS1117-3.3的2引脚连接第五钽电容C9的另一端、第五电解电容C10的阳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到VCC3.3V的电压输出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指示灯DS1的阳极,第一电源指示灯DS1的阴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