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裹焊接加装防腐层液压支架立柱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29039.6 | 申请日: | 2014-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梅傲;缪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巨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焊接 防腐 液压 支架 立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裹焊接加装防腐层液压支架立柱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是综采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煤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对顶板的控制,维持一定的工作空间,保证工人人身安装和各项作业的顺利进行,必须对顶板进行支护,液压支架的支护性能好,强度高,移架速度快,安全性高,因此常被用于对顶板进行支护,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由液压元件和金属构件组成的支护和控制顶板的设备,能够实现支撑、切顶、移架和推移输送机等工序。液压支架支护的主动力为液压支架立柱,液压支架立柱的外缸体底部落座在液压支架的底座柱窝里,活柱体上端口与顶梁相连,通过中缸体和活柱体的伸出来实现对顶板的支护。液压支架立柱是对顶板进行支撑的关键部件,中缸体和活柱体的材质为27SiMn,现阶段外圆周表面主要采用镀铬工艺处理,对环境污染大。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外圆周面长期暴露在外,常发生从镀铬层下点蚀开始逐渐形成大面积腐蚀的现象,导致镀铬层脱落,抗锈蚀能力差,影响液压支架的使用性能。再生产使用一段周期后大修时,需对脱落的镀铬层重新进行电镀。对锈蚀严重无法进行修复的,只能进行报废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包裹焊接加装防腐层液压支架立柱方法,通过立柱的中缸体和活柱体或活塞杆的外圆表面固装不锈钢套,能够永久性防止液压支架立柱的中缸体和活柱体或活塞杆的外圆表面出现锈蚀,保证液压支架正常工作,消除了电镀工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裹焊接加装防腐层液压支架立柱方法,在液压支架立柱中缸体和活柱体及千斤顶活塞杆外表面上镶装不锈钢套,
第一步在中缸体和活柱体或活塞杆外圆周面加工时,其外圆周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第二步机加工完成后将缸体装入包套机,利用包套机的一对包套模把不锈钢板整体一次性的包裹在缸体外圆轴上,一对包套模相对缸体中轴线存在一定的夹角,以此来保证在包套的过程中由缸体的底口中轴部先接触,然后由底部向上渐进的把整个不锈钢套紧密的包裹在缸体的外圆周面上,在包覆的过程中由包套模对不锈钢套施加一定的压应力使不锈钢套紧密的帖服在基体上,并使不锈钢套产生微量的变形和延展,让部分材料延展到机体上的刀纹中以形成更牢固的连接。包覆完成后需对接口进行焊接,使两边口及缸体焊接在一起,焊接完成后便可缩回包套模,转出缸体;
第三步转出后再对不锈钢套上下端口与缸体进行环焊;
第四步对环焊后的焊缝用磨床进行磨削以使焊缝表面光滑,尺寸符合要求。
所述在中缸体和活柱体或活塞杆外圆周面上每间隔200-300mm的距离加工若干环形槽。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焊接缩径的方法在中缸体、活柱体或活塞杆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安装不锈钢套,取代原镀铬的工艺,消除了镀铬对环境的污染,相比不锈钢激光熔弧技术,生产效率更高。当液压支架立柱使用时,不锈钢套的外圆周面不会被腐蚀,从而避免出现锈蚀现象,保证液压支架正常工作,简化了液压支架大修的流程,并且能够延长液压支架立柱三倍到五倍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压支架立柱中缸体装上不锈钢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3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包裹焊接加装防腐层液压支架立柱方法,在液压支架立柱中缸体和活柱体及千斤顶活塞杆外表面上镶装不锈钢套,
第一步在中缸体和活柱体或活塞杆外圆周面加工时,其外圆周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第二步机加工完成后将缸体1装入包套机,利用包套机的一对包套模2把不锈钢板3整体一次性的包裹在缸体外圆轴上,一对包套模相对缸体中轴线存在一定的夹角,以此来保证在包套的过程中由缸体的底口中轴部先接触,然后由底部向上渐进的把整个不锈钢套紧密的包裹在缸体的外圆周面上,在包覆的过程中由包套模对不锈钢套施加一定的压应力使不锈钢套紧密的帖服在基体上,并使不锈钢套产生微量的变形和延展,让部分材料延展到机体上的刀纹中以形成更牢固的连接。包覆完成后需对接口进行焊接,使两边口及缸体焊接在一起,焊接完成后便可缩回包套模,转出缸体;
第三步转出后再对不锈钢套上下端口与缸体进行环焊;
第四步对环焊后的焊缝用磨床进行磨削以使焊缝表面光滑,尺寸符合要求。
所述在中缸体和活柱体或活塞杆外圆周面上每间隔200-300mm的距离加工若干环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巨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巨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