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豇豆的种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28079.9 | 申请日: | 2014-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8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芸;吕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常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C1/02;A01C1/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 地址: | 238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豇豆 种植 方法 | ||
1.一种豇豆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预处理
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无破损的种子,将种子在晴朗天气下晒种1-2天,然后放入50-55℃的温热水中,不断搅拌至25-30℃,浸种1-2小时捞出,再放入200-250毫克/公斤赤霉素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6-32℃处催芽,待露白率达到60%以上即可播种;
(2)播种育苗
选择3月下旬至4月上旬晴天天气进行播种,在育苗盘每个大孔里铺好育苗土,然后打一个0.8-1.2公分深的小穴,每穴播种2-3粒,覆盖育苗土厚1.5-2厘米,蒙上白色地膜,下种后出苗前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4-32℃,夜间温度应控制在15-20℃;播种后4-5天开始出苗,当有30-40%种子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当多数种子出苗后,应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6-18℃;齐苗4-5天后开始进行炼苗,炼苗期间,夜间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当形成两片叶子时即可定植;
(3)整地施基肥
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土壤,定植前10-15天整地施基肥,亩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鸡鸭粪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草木灰75-100公斤、缓释杀虫颗粒10-15公斤,可沟施也可撒施;整地后作畦,畦面宽100-120厘米,沟宽40-50厘米,畦高20-25厘米,平整畦面后覆盖地膜;
(4)定植
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定植前在苗床地浇透水,然后起苗,淘汰子叶缺损、真叶扭曲等不正常秧苗,豇豆采用双行定植,行株距60-65厘米×20-30厘米,每穴2-3株,亩栽5000-6000穴,穴距24-28厘米,定植时地膜开口宜小,定植后即浇点根水,然后用泥土封口;
(5)田间管理
a、水肥管理
育苗移栽豆角浇定苗水和缓苗水后,随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浇水,当第一花序开花座荚后,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头水后,茎叶生长很快,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6亩施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25-3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22-25公斤;
b、插架引蔓
当植株长到18-32厘米,即将抽蔓时,要及时插架,用竹竿插成“人”字形,架高2.2-2.5米,每穴插一根,并向内稍倾斜,每两根相交,上部交叉处放竹竿作横梁,呈人字型,于晴天中午或下午引蔓上架;
c、抹芽打顶
第一花序以下侧枝长到2.5-3厘米长时,应及时摘除,以保证主蔓粗壮;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的侧枝留2-3片叶后摘心,促进侧枝上形成第一花序;当主蔓长到15-20节,达到2-2.4米高时,剪去顶部,促进下部侧枝花芽形成;
(6)采收
豇豆在开花后10-12天即可采收嫩荚,当荚条粗细均匀,荚面豆粒未鼓起,达商品荚标准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要保护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豇豆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土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泥炭土20-30、赤玉土10-15、鹿沼土8-12、海泥5-10、鸡粪15-20、植物秸秆粉10-15、甘蔗渣8-12、锯木屑5-10、砻糠灰4-8、椰壳粉3-5、煤渣2-4、蛭石18-24、页岩陶粒14-18、尿素2-3、过磷酸钙1.5-2.5;b、取蛭石、珍珠岩加入浓度为10-15%的盐酸溶液中,水浴加热至60-70℃,保温1-2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840-880℃煅烧1-2小时,冷却至室温,待用;c、取鸡粪、植物秸秆粉、锯木屑、砻糠灰、椰壳粉、甘蔗渣、煤渣混合均匀,堆积成堆,然后将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兑80-100倍量水制成溶液,均匀地撒在堆上,自然放置24-36h后,加入混合料量的3-5%加入100-150倍EM益生菌稀释液,充分搅拌均匀,堆料含水量控制在60-70%,经过5-10天发酵,温度达到55-60℃时翻动一次,累计2-3次可完成发酵;d、将上述所得的发酵物与余下原料混合均匀,即得育苗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豇豆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杀虫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麦饭石25-35、海泡石15-20、硅藻土10-15、三聚磷酸钠4-8、白花除虫菊2-3、梧桐叶1.5-2.5、柑橘籽1-2、百部3-4、苦参2-3、马醉木1-2、麻柳叶2.5-3.5、丝瓜藤1-2、苦楝皮2-3、泽漆1-2、草木灰8-12、聚乙烯醇5-10、羧甲基纤维素4-6、海藻酸钠3-5;b、取麦饭石和海泡石混合均匀,720-760℃煅烧2-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浓度为15-20%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水洗至中性,烘干,910-940℃煅烧1-2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00-150目筛,待用;c、取白花除虫菊、梧桐叶、柑橘籽、百部、苦参、马醉木、麻柳叶、丝瓜藤、苦楝皮、泽漆混合均匀,加5-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50-60分钟,过滤,滤渣再加4-8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0-40分钟,过滤,合并煎煮液,浓缩,冷冻干燥成粉末,待用;d、将步骤b制得的粉末与步骤c制得的粉末混合均匀,加入硅藻土和三聚磷酸钠,搅拌10-15分钟,湿法造粒,粒径为1-2mm,烘干,待用;e、取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加2-4倍量水,水浴加热至70-80℃并在搅拌下加入草木灰,充分搅拌均匀后均匀喷涂在步骤d制得的颗粒表面,烘干,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常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和县常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80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