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清醒安全帽自动调节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7530.5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9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宇;余善恩;侯晓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A61M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醒 安全帽 自动 调节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清醒安全帽自动调节电路。是一种头部间歇制冷以保持清醒,照明、及警示保证安全装置,用它来取代传统清凉油保持清醒的办法。
技术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车出行成为一种人们外出的主要方式之一。长时间的开车往往会产生疲劳,而疲劳驾驶会影响到驾驶人员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意识、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驾驶车辆会感觉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和判断能力下降,甚至会出现精神恍惚、瞬间记忆力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者过早,操作停顿或者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保持驾驶人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在保证交通安全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们开车疲劳时往往采用触觉刺激、视觉刺激、嗅觉刺激、味觉刺激、喝咖啡或者浓茶等来提神以保证开车时保持清醒,提高注意力,保证行车安全。触觉刺激法即采用凉水洗脸的办法来保持清醒;视觉刺激即开车时注意观察路边的风景,转移注意力来消除疲劳;嗅觉刺激即采用闻清凉油或者花露水的方法来保持清醒;味觉刺激即利用咀嚼辛辣食物带来的不适感来保持清醒。这些方法在消除人的驾驶疲劳,保持人的清醒,保证驾驶安全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却各有弊端。
采用凉水洗脸保持清醒的办法时效性强,但维持时间过短,且开车时实施起来不方便;采用视觉刺激法使人们在开车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存在安全隐患;嗅觉刺激法作用较弱且操作繁琐;咀嚼辛辣食物虽然能保持人的头脑清醒,但会给驾驶员带来生理的不适和痛苦;喝咖啡或者浓茶会打乱人们正常的作息习惯,给驾驶员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清醒安全帽自动调节电路。能够间接对驾驶员太阳穴制冷,并配有照明灯、警示灯的电路。在电力驱动下,运用本发明能够对驾驶员的太阳穴进行间歇制冷,且制冷频率和温度可调,另外,该电路还可驱动照明灯和爆闪灯。
本发明包括单片机控制芯片、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六滤波电容C6、第七滤波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第九滤波电容C9、第十滤波电容C1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为、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为、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为、第一四脚接插件P1、第二四脚接插件P2、四脚排针PU、第一开关按键S1、第二开关按键S2、共阳双色发光二极管D2、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电源管脚(第九管脚)同时与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正极、第六滤波电容C6的一端、第七滤波电容C7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四脚接插件P1的电源管脚(第四管脚)、四脚接插件P2电源管脚(第一管脚)、共阳双色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四脚排针PU的电源管脚(第四管脚)相连接;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复位管脚(第四管脚)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四脚排针PU的复位管脚(第一管脚)相连接;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接地管脚(第七管脚)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负极、第六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滤波电容C7的另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8的一端、第九滤波电容C9的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10的一端、第一MOS管M1的源极、第二MOS管M2源极、第三MOS管M3源极、四脚接插件P1的接地管脚(第一管脚)、四脚排针PU的接地管脚(第二管脚)、、第一开关按键S1的一端、第二开关按键S2的一端、第三开关按键S3的一端相连接,且均接地;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VCAP管脚(第八管脚)与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接;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第一I/O管脚(第十一管脚)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九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第二开关按键S2的另一端相连接;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第二I/O管脚(第十三管脚)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第三开关按键S3的另一端相连接;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第三I/O管脚(第十四管脚)与第三MOS管M3的栅极相连,第三MOS管M3的漏极与四脚接插件P2的I/O管脚(第二管脚)相连;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第四I/O管脚(第十五管脚)与第二MOS管M2的栅极相连,第二MOS管M2的漏极与四脚接插件P2的I/O管脚(第三管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7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菊黄东方鲀生长速度的引物对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泥潭机械自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