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判断制冷模式的多联式空调机组是否由于水而冰堵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26934.2 | 申请日: | 2014-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1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坚江;侯丽峰;涂虬;李朝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 制冷 模式 多联式 空调 机组 是否 由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联式空调机组,具体讲是一种判断制冷模式的多联式空调机组是否由于水而冰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多联式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多个相互并联的室内机以及连接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两根冷媒流通总管。室外机通过两根冷媒流通总管与并联后的多个室内机连通。
每个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制冷模式时为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出口与油分离器的一端连通,油分离器的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连通,四通换向阀第二阀口与室外换热器一端连通,室外换热器另一端与两根冷媒流通总管中的一根连通,而两根冷媒流通总管中的另一根冷媒流通总管与每个室外机的四通换向阀第三阀口连通,四通换向阀第四阀口与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与压缩机入口连通。压缩机的出口还设有压力传感器。
每个室内机包括内机电子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制冷模式时为蒸发器),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内机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通,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与两根冷媒流通总管中的一根连通,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两根冷媒流通总管中的另一根冷媒流通总管连通。
制冷模式时,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即冷媒沿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内机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压缩机这个路线循环。
该多联式空调机组是由多个室内机及室外机依靠连接管道拼接成的大系统。而安装拼接管道的过程中,由于各个管道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如果空气中湿度过大,空气中的水分自然会随着空气进入空调系统;或者,在氮气保压检漏的过程中,如果氮气纯度低,混杂有水分,这部分的水分也会进入到空调系统。一旦空调系统中的水分过多,制冷模式运行时,就容易在系统中管径较小的部位即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出口以及室内机的室内换热盘管的毛细管入口冻结,即产生冰堵。虽然空调系统设置有防冻保护功能,但空调系统的防冻保护是指,当内机的室内换热器的盘管中部温度过低时出现霜冻时,自动停机保护。但由于水分过多产生的冰堵发生在室内换热盘管的毛细管入口及内机电子膨胀阀出口,制冷剂根本无法进入到室内换热器的盘管中部,自然不会在该位置结霜,故这种冻结无法依靠空调自身调节自我克服。一旦冰堵状况恶化,就使得室内机因为缺乏冷媒而无法正常制冷,室外机则由于冷媒过多而报高压故障。
目前的现有技术的各种检测手段,根本无法在不拆开系统管路的前提下直接准确的判定故障的原因是由于系统水多而在管路中造成了的冰堵,而拆开管路的过程相当麻烦甚至引起冷媒泄露,故技术人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先拆开管路,而是将其它各种可能的原因一一排查后,最后才猜测故障是由于冰堵引发的,而且最后还是只能将怀疑发生冰堵的位置的管路拆开后才能确认。但由于内机不制冷且外机报高压故障的原因太多太多,如外机风扇或内机风扇故障导致换热不足、室内换热器或室外换热器盘管其它位置堵塞、各个连接管道堵塞、各个传感器故障等,客观上造成检测过程相当繁琐,费时费力,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不拆开系统管路的前提下直接准确的判断制冷模式的多联式空调机组是否由于水而冰堵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判断制冷模式的多联式空调机组是否由于水而冰堵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将全部的室内机开机运行,判断各个室内机是否正常制冷,如果否,则判定故障不是由于系统内水分过多引起,如果是,则继续进行下一步;
b、在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均小于25℃时,单开一台室内机运行,判断该室内机是否正常制冷,如果是,则判定故障原因不是由于系统内水分过多引起,如果否,且出现室外机的压缩机出口的压力传感器报高压故障,则继续进行下一步;
c、在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均大于或等于25℃时,单开一台室内机运行,判断该室内机是否正常制冷,如果否,则判定故障不是由于系统内水分过多引起,如果是,则判定故障正是由于系统内水分过多引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6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