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类药物致聋基因突变筛查的引物、探针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26187.2 | 申请日: | 2014-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曾骥孟;庄建立;刘斌;赖金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芮宝生物医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 地址: | 361115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类 药物 基因突变 引物 探针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人类药物致聋基因突变筛查的引物、探针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耳聋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因其病因复杂、发生率高且治疗困难,从而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人际交往与生活质量。据统计,耳聋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3‰,全世界约有7000万人罹患不同程度的听力缺损,而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国各类残疾人中,听力残疾约占总数的24%,累及全国数千万个家庭。
耳聋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其中约50%-60%由遗传因素导致,即遗传性耳聋。在大量迟发性听力下降的患者中,许多也是由于自身基因缺陷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环境因素的易感性增加而致病。根据是否伴有耳外组织的异常或病变,遗传性耳聋分为综合征性耳聋(SHL)和非综合征性耳聋(NSHL),其中NSHL占70%甚至更多。而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又可将遗传性耳聋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FN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FNB)、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及线粒体遗传五类,其中以DFNB最为常见,约占60%~75%;其次为DFNA,约占20%~30%。一般情况下,DFNB多表现为语前聋或先天性耳聋,DFNA多表现为语后聋或渐进性听力下降。
随着基因组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发现,在70%~80%的遗传性耳聋患者中可发现致聋基因突变,已知有数百个基因与遗传性耳聋有关,且绝大多数的遗传性耳聋为单基因病,而耳聋相关的遗传基因突变在正常群体中也并不少见,在我国现有人口中,携带遗传性致聋基因的比例约为6%。研究结果还表明,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及同一基因的突变位点在不同种族,甚至在同一种族的不同地区的人群中都不完全相同。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列入耳聋致病基因临床检测的项目包括EYA1、TIMM8A、GJB2、GJB6、SLC26A4、USH2A、USH3A、POU3F4、WFS1、COCH、OTOF、TECTA以及线粒体DNA(mtDNA)等,但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检测项目是GJB2、GJB6、SLC26A4、COCH和mtDNA基因的突变检测。而国内进行的耳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的遗传性耳聋主要由GJB2、GJB3、SLC26A4以及mtDNA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基因突变引起,对这几个基因进行遗传学检测可以明确耳聋人群中40%的遗传学病因,结合家族史分析和查体可以诊断95%以上的遗传性耳聋,这为我国耳聋致病基因筛查以及临床基因诊断工作的大规模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mtDNA是唯一存在于人细胞质中的DNA分子,是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基因组,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编码功能,但同时也受核DNA的调控。研究发现,mt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有着密切关系,线粒体12S rRNA(MT-RNR1)上C1494T和A1555G的点突变可通过改变mtDNA的空间结构,使形成新的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结合的位点,从而导致突变携带者对此类药物敏感,造成使用正常剂量甚至微量该类药物即可导致突变携带者出现听力损失。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C1494T和A1555G突变在中国耳聋患者中的携带率分别为0.45%和3.34%。由于mtDNA遗传属于母系遗传,mtDNA的突变可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所以检测到女性患者携带该基因突变时,需要提醒其本人及后代一定要禁止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芮宝生物医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芮宝生物医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6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绕线机剪线机构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含稀土铈制备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