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银幕的自锁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5520.8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兆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兆和 |
主分类号: | G03B21/58 | 分类号: | G03B2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银幕 锁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银幕的自锁头结构,具体指一种用于实现银幕下拉时快速自锁的自锁头结构。
背景技术
银幕通常用来做教学演示、电影放映等用途,随着社会的发展,银幕也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内部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品之一,同时银幕产品也逐渐朝着轻便、快捷的理念发展,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使用携带及安装存放的便捷性,银幕产品通常被制作成可转动收缩成卷的形式,在使用时下拉展开,形成银幕,同时这种形式的银幕也可减少在不使用时的意外损伤,应用较为广泛。为此传统的银幕产品通常需要用到银幕弹簧,银幕弹簧为银幕的主要部件,是银幕能够自动收缩的动力装置。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在使用时的便捷性,通常在银幕产品的设计之初,就提出来快速自锁的理念,即需要保证银幕产品在下拉到需求的尺寸时,由于银幕弹簧的反作用力的存在,形成的银幕能够稳定的保持。
为实现上述快速自锁的理念,传统的银幕弹簧形式的银幕产品往往设计有手动限位装置,即通过手动机械限位的形式保持银幕下拉后的固定,这种手动锁定的方式无疑较为落后,便捷性较差。同时一些新的银幕产品又被设计成其他的多种自锁形式,例如齿轮形式的自锁结构,但是这种自锁结构的原理往往过于复杂;例如电机马达控制的自锁结构,但是这种自锁结构的稳定性较差。这些新的自锁结构形式的银幕产品,生产成本通常较高,因此这些自锁形式的银幕产品,都不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发明内容
为了寻求更优秀的解决方式,在保证便捷性需求的同时,对传统银幕弹簧的结构形式做出进一步的改进,提升其便捷性,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银幕的自锁头结构,其结构独特,可实现银幕下拉后在银幕弹簧反作用力下的快速自锁,自锁稳定性较强,从而提高使用便捷性,同时生产成本较低。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银幕的自锁头结构,包括一端具有银幕连接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钢珠导轨,所述钢珠导轨具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包括位于所述钢珠导轨外表面的下拉轨道槽及限位轨道槽,所述下拉轨道槽靠近所述银幕连接部设置,所述转轴上可转动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活动收容所述钢珠导轨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凹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活动安装有钢珠,所述外壳远离所述银幕连接部的一端具有用于固定安装银幕弹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出所述外壳形成第二连接部。
由于银幕采用卷轴收卷的形式,为了便于与银幕的卷轴连接,所述银幕连接部为方头。
外壳与转轴可转动连接形式有多种,比如两端都采用轴承的形式。然而为了节省成本及减轻重量,同时也为了便于外壳的安装,优选地,所述外壳靠近所述银幕连接部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钢珠导轨的定位安装,所述转轴具有安装部,钢珠导轨与安装部的连接也有较多的实现方式,然而为了便于拆卸安装的目的,所述钢珠导轨活动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钢珠导轨远离所述银幕连接部的一端侧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依靠自身扭力可靠固定套设在所述安装部上。
由于只在外壳的一端采用了轴承,为了保持另一端在转轴转动时的稳定性,所述转轴上紧贴所述安装部固定套装有垫片,同时为了避免垫片干涉转轴的运动,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垫片间隙配合的凹槽。
为了保证银幕的顺利下拉,由于采用了钢珠运动的形式,下拉轨道槽的设计需要依靠自身的结构来实现钢珠的顺利运动,因此下拉轨道需要进一步地优化设计,优选地,所述下拉轨道槽包括连续衔接环绕在所述钢珠导轨外表面的两个主运动槽,所述主运动槽沿所述钢珠下拉运动方向包括依次衔接的正向弧形导入段、正向平滑过渡段及正向弧形导出段,所述正向弧形导入段及所述正向弧形导出段的弧度大致相等且方向相反,所述正向弧形导入段的弧度方向内倾偏向于所述银幕连接部。两个主运动槽连续衔接设计的方式,与以下所述的限位轨道槽的设计配合,有助于缩短钢珠快速自锁时的运动周期。
为了实现银幕下拉后在银幕弹簧反作用力下的快速自锁,同时与上述的主运动槽的设计相适应,所述限位轨道槽设置在所述下拉轨道槽远离所述银幕连接部的一侧,所述限位轨道槽包括分别与所述主运动槽相对应的主限位槽,所述主限位槽包括相互衔接的逆向弧形导入段、逆向过渡段、卡位段、正向导出段及逆向拐出段,所述逆向弧形导入段的逆向导入口对应所述正向弧形导出段,所述逆向拐出段的逆向拐出口对应所述正向平滑过渡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兆和,未经蔡兆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5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双螺旋结构大环芳炔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库潘尼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