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锁定分体把手的光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5327.4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5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M.欣里克斯;C.福布利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田专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李国华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锁定 分体 把手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照明系统的光控制器,其中照明系统包括多个发光设备,如可控灯具、可控发光视觉装置和/或适于发射视频内容的可控显示器装置。
背景技术
适于控制照明系统中的多个发光设备的光控制器在通常与娱乐照明系统结合使用的动态光控制的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
光控制器充当适于将控制命令发送至灯光系统中的发光设备的主控制器,并且可因此用来产生非常复杂的灯光秀(light show)。可将光命令自动发送至发光设备,但是也可以使用如底部、滑动控制器、旋钮/编码器、触摸屏或其它输入设备的用户输入接口来手动执行。照明设计师和程序员使用光控制器来编程并且重新编程在灯光秀期间执行的灯光效果的序列。另外,灯光操作人员在执行灯光秀时使用光控制器。
许多照明系统包括不同类型和制造商的多个不同发光设备。通常,不同发光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性并且需要特定的控制命令以便适当工作,因此照明设计师和程序员对灯光秀编程是非常耗费时间的。
执行灯光秀时的挑战之一是提供不同灯光效果的手动淡入淡出(fading)。通常,灯光效果的淡入淡出必须手动进行,例如以便跟随艺术表演和/或舞台表演,并且这在两个灯光效果需要同时淡入淡出时具有挑战性,因为这需要使用两个独立的滑动控制器和/或旋转编码器来进行,并且可能难以适当同步地进行这种淡入淡出。另外,如果某物/某人在交叉淡入淡出期间干扰灯光操作人员,那么存在事物可出现错误的巨大风险。
另一个问题是如下事实:图形内容越来越多地整合到灯光秀中,并且在一些情形中,活动图像也整合于例如展示在大型显示壁上和/或通过投影机展示的灯光秀中。在一些情形中,图形内容需要以平滑并且非常精确的方式与多个照明效果同步,然而现有的光控制器并未提供足够的装置来用于这种动作,尤其是在这种同步化需要手动地进行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解决与现有技术相关的以上所述限制。这是由如独立项中所定义的光控制器来达成。附属项描述本发明的可能实施方案。在发明详述中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和益处。
附图说明
图1例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光控制器的灯光系统;
图2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控制器;
图3a和图3b例示出本发明的光控制器中所使用的可锁定的滑动控制器对;
图4a和图4b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控制器中所使用的可锁定的滑动控制器模块;
图5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控制器中所使用的可锁定的滑动控制器对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例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光控制器101的照明系统100。光控制器101连接至多个娱乐设备,例如灯光效果设备,如移动头103a和103b、扫描仪105、LED灯条107或任何其它可控灯具、可控发光视觉设备或可控显示设备(适于发射视频)。此外,多个烟/雾/霾产生器109和用于控制各舞台部分的致动器(未展示)也可以是照明系统的一部分。光控制器101使用如在娱乐照明系统领域中已知的光控制信号111(以虚线例示出)来控制灯光效果装置和烟产生器。在所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控制信号是DMX和/或RDM信号,并且照明系统的发光设备是菊链式的。然而应了解,如在娱乐照明系统领域中已知的分离器(splitter)可用来产生不同的子链。此外,光控制器可控制多个域(不同链)。光控制信号可以例如基于任何标准光控制协议,如DMX、ESTA ACN(控制网络的体系结构-ANSI E1.17-2006),DMX是指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标准,如USITT DMX512、USITT DMX5121990、USITT DMX512-A和包括RDM的DMX-512-A,如ANSI E1.11标准和ANSI E1.20标准所涵盖。光控制信号还可以基于其它数据通信网络,例如,发光设备可通过互联网、LAN或WLAN,如来自艺术许可证(Artistic License)的ArtNET或ArtNetII协议来控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通信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田专业公司,未经马田专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5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