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掘进打窝用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4828.0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5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彭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0 | 分类号: | E21C3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5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掘进 打窝用挖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掘进打窝用挖机。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掘进工作面每隔一定的距离就需要在侧面墙壁挖掘一个避难洞室,避难洞室的挖掘多采用炮掘的方式,因掘进机的工作方向与炮掘出料的方向成90度直角,所以炮掘避难洞室后内部的矸石无法使用掘进机运出,想要从掘进机前部空间挖掘并运出矸石,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挖掘与运输为一体,能从掘进机前部的空间内实现转弯和行走,方便快捷的运出矸石的掘进打窝用挖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掘进打窝用挖机,包括机架、连接臂、油缸、铲斗和行走部,行走部安装在机架上,油缸有两个,分别为铲斗升降油缸和铲斗卧底油缸;连接臂设有四个连接部;铲斗设有两个连接点;
机架的一端与铲斗升降油缸的尾端相连接,机架的另一端与连接臂的第三连接部相连接;
铲斗升降油缸的顶端与连接臂的第一连接部相连接;
铲斗卧底油缸的尾端与连接臂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接,铲斗卧底油缸的前端与铲斗第一连接点相连接;
连接臂的第四连接部与铲斗第二连接点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铲斗的高度为1000mm,宽度为1064mm。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部的宽度为7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借用掘进机液压系统作为动力系统,可在炮掘后从掘进机与掘进工作面间狭小的看见通过并在掘进机前部的空间内实现转弯和行走,将矸石运输到掘进巷道中,通过掘进机装运系统运出矸石,其体积小、宽度窄、转弯半径小,集行走、挖掘、运输为一体,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掘进打窝用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机架1、连接臂2、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三连接部2.3、第四连接部2.4、铲斗3、铲斗第一连接点3.1、铲斗第二连接点3.2、行走部4、铲斗升降油缸5、铲斗卧底油缸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掘进打窝用挖机,包括机架1、连接臂2、油缸、铲斗3、行走部4,行走部4安装在机架1上,油缸有两个,分别为铲斗升降油缸5和铲斗卧底油缸6;连接臂2设有四个连接部;铲斗3设有两个连接点;
机架1的一端与铲斗升降油缸5的尾端相连接,机架1的另一端与连接臂2的第三连接部2.3相连接;
铲斗升降油缸5的顶端与连接臂2的第一连接部2.1相连接;
铲斗卧底油缸6的尾端与连接臂2的第二连接部2.2相连接,铲斗卧底油缸6的前端与铲斗第一连接点3.1相连接;
连接臂2的第四连接部2.4与铲斗第二连接点3.2相连接。
所述铲斗3的高度为1000mm,宽度为1064mm。
所述行走部4的宽度为700mm。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借用掘进机液压系统作为动力系统,可在炮掘后从掘进机与掘进工作面间狭小的看见通过并在掘进机前部的空间内实现转弯和行走,将矸石运输到掘进巷道中,通过掘进机装运系统运出矸石,其体积小、宽度窄、转弯半径小,集行走、挖掘、运输为一体,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4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覆机加料系统
- 下一篇:铁道车辆用径向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