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鱼礁表面切片的制作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4224.6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2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新;梁振林;姜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表面 切片 制作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设施渔业工程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鱼礁表面切片的制作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制作的切片可用于从微观上观察与分析石块、混凝土构件等材料制作的人工鱼礁的表面形态结构。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为置于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地制作和设置,以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实现增殖生物资源的功能。礁体投放后,生物会附着在礁体裸露的表面上,开始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礁体上先后附着大量的藻类、贝类、棘皮动物等固着和半固着生物。由于藻类的生长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营养盐类并释放出氧气,起到净化水质环境的作用。同时藻类又是许多草食性动物的饵料,并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摄食及避敌的场所。所以藻类的附着是人工鱼礁发挥增殖生物资源与修复生态环境作用的重要基础。
为使礁体投放后快速形成藻类群落,有些甚至在礁体上附着海藻孢子后,再把礁体投放到海区中。但这种做法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投放。大部分还是直接把礁体投放海底,使海水中海藻孢子或其他繁殖体自然附着并生长。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实表面粗糙的礁体与表面光滑的礁体相比,前者更有利于海藻孢子的附着和生长,但内在的机理还缺乏研究。考虑到孢子大小一般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之间,因此可推断海藻孢子的附着效果与人工鱼礁表面的微结构有着一定关系。因此,查明人工鱼礁表面微结构对海藻附着与生长影响的机理,对于开发海藻附着效果好的人工鱼礁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查清海藻附着效果与鱼礁表面微结构的关系,必须开展人工鱼礁表面微结构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鱼礁结构的研究集中在开发不同形状的鱼礁,而从微观上开展鱼礁表面形态结构的研究鲜有报道,对于如何研究鱼礁表面的微结构还无从参考。因此,我们从研究人工鱼礁表面微结构入手,以探索海藻附着效果与鱼礁表面微结构的影响机理,为开发海藻附着效果良好的人工鱼礁提供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1、一种人工鱼礁表面切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从石块、混凝土构件等材料制作的人工鱼礁上敲取表面微块,微块长10-20mm,宽15-20mm,厚3-10mm;
(2) 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按体积比4:1混合配制混合液6-8ml,倒入圆柱形冷镶嵌模具;
(3) 待(2)中混合液开始凝固时,将(1)中鱼礁表面微块置入(2)中模具内的混合液,使微块表面与模具垂直轴线平行,微块长度方向与模具垂直轴线方向一致;
(4) 再次按体积比4:1配制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混合液,倒入(3)中模具,至倒满;
(5) 待(4)中混合液完全凝固硬化后,取出,得到圆柱形树脂硬块;
(6) 将(5)中树脂硬块固定在切割机上,使树脂硬块与刀片垂直,在包有鱼礁表面微块范围内切割成0.6-1.0mm厚的薄片,得到人工鱼礁表面的切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鱼礁表面切片的用途,特征在于其用于从微观上观察与分析人工鱼礁表面的形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冷镶嵌模具中人工鱼礁表面微块设置示意图;图中 1.冷镶嵌模具,2.人工鱼礁表面微块,3.冷镶嵌模具垂直轴线冷;
图2为本发明获得的一种混凝土人工鱼礁的表面切片照片(×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人工鱼礁表面切片的制作方法及其用途,包括以下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中鱼礁表面微块取自威海小石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内建造的人工鱼礁。
(一)实施例主要的实验仪器与器具
1、标乐IsoMet低速精密切割机,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2、SMZ-168体视显微镜,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3、Moticam 2306显微数码相机,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4、标乐冷镶嵌模具(Buehler SamplKup 1ʺ ID,内径25mm),美国标乐有限公司。
(二)实施例主要的试剂
1、标乐环氧树脂(Epoheat epoxy resin 20-8120-032),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2、标乐固化剂(Epoheat epoxy hardener 20-8122-016),依工测试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威海),未经山东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4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虾池塘预防青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子宠物玩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