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手机视频通讯应用端到端延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4087.6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6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黎;魏朝;陈纯;卜佳俊;周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手机 视频 通讯 应用 端到端 延时 方法 | ||
1. 一种测量手机视频通讯应用端到端延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LCD显示器上生成并显示一段视觉编码时间戳序列视频;
2)发送方手机和接收方手机通过视频通讯应用建立视频连接,然后发送方拍摄步骤1)产生的视觉编码时间戳序列视频并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在屏幕上显示包含视觉编码时间戳序列视频的通话内容;
3) 利用摄像机同时拍摄LCD显示器和接收方屏幕上的视觉编码时间戳序列视频;
4)将步骤3)采集的视觉编码时间戳序列视频数据送入延时分析系统,分析获得的两个视觉编码时间戳序列视频的时间差,即为端到端延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量手机视频通讯应用端到端延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觉编码时间戳序列是稳定连续变化的,即视频在显示A时间戳m毫秒之后显示A+m时间戳同样m毫秒,以此变化序列周期重复;其中A、m为任意整数时间;因此获得的端到端延时也是连续输出的;其中视觉编码时间戳是数字时间的一种视觉编码形式的时间戳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手机视频通讯应用端到端延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分析系统分析时间差的过程为:
1)对输入视频的每一帧做图像处理和时间识别,分别识别LCD显示器和接收方屏幕上的时间视觉模式,两个时间相减得到端到端延时;
2)将步骤1)得到的每一帧的延时,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手机视频通讯应用的端到端延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手机视频通讯应用端到端延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的端到端延时是连续输出的,并且包含了视频端的采集延时、编码延时、传输延时和解码延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40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