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常压制做橡胶隔声保温楼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23360.3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明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1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常压 制做 橡胶 保温 楼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行业,一种常温常压制做橡胶隔声保温楼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楼板大多数为钢筋混凝土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差,传统隔音方法是铺玻璃棉或油毡布,但是使用玻璃棉的隔音减振板因为玻璃棉不耐压,减振效果弱,不被市场接受;使用油毡布的隔音减振板由于其中加入的沥青不环保,而且有毒,制备的产品隔音效果差,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难以推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势必对楼板隔音性能提出较高要求,以满足人们居住私密性、舒适性。
现在建筑行业楼板隔声基本上都使用由弹性材料制成不同厚度的发泡卷材,其中以高密度聚乙烯发泡或聚氯乙烯发泡制的卷材最为普遍,该卷材常为3~5mm厚。目前建筑楼板平整度的标准是±20mm。这样平整度标准下要铺卷材的话,要求先在楼板结构上先铺设20~3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待固化后,用拼装方式铺卷材,由于发泡类卷材抗撕裂强度较差,在上面行走、推水泥斗车时很容易将发泡卷材划破、带起,使隔声层起不到隔声效果。这样要求在发泡卷材上面再浇注一层40~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为防止水泥层开裂,中间还要加一层钢丝网,此施工过程需非常小心,工人需经专业培训才行,这样复杂施工工序,使得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隔声卷材为拼接方式,易形成声桥,实际应用表明发泡隔声卷材隔声效果不理想且空鼓音大,特别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类发泡卷材中的密闭小泡,在上面混凝土等重压之下气泡会破裂,隔声层会变薄,导致隔声效果丧失,引起面层地板压开裂等质量问题。
公开号为CN1851195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及家居装修材料,该材料采用EVA橡胶泡棉制造成墙砖、地砖、天花板、墙角线、腰线、壁画砖及隔音材料;EVA橡胶泡棉经裁料后加温加压放入模具挤压或吹塑成型;人造橡胶模压时间根据产品的厚度来决定,可在5秒至2分钟之间;EVA橡胶泡棉模压温度为120-300℃;EVA橡胶泡棉模压压力为2-30吨;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复杂,工艺条件控制困难,产品质量难以控制,而且该泡棉吸水性高,制备的装饰隔音材料使用寿命短,隔音效果较差。
公开号为CN10129837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橡胶-木材-水泥功能性绿色环保复合材料,该材料以废旧轮胎橡胶及废弃橡胶制品、木质材料和硅酸盐水泥为原材料,将异氰酸酯胶粘剂施加于废旧橡胶颗粒表面,将木质材料浸泡处理后烘干,再将处理后的橡胶颗粒和木质材料与水泥共混形成坯材,经铺装、压制、养护得到。但是该复合材料中的原料木材易吸水腐烂,水泥是声音的良好导体,其形成众多声音通道,其隔音效果很差。
橡胶制品作为一种弹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主要是用作车用防震材料,它作为减振、隔离层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火车上,起着密封、降噪和缓冲的作用。
授权公告号为CN1176144C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减振阻尼橡胶制品,按千克重量计,其组成为:丁基橡胶3-20,萜烯树脂0.08-4,白炭黑0.42-2.5,喷雾炭黑0.5-5,高耐磨炭黑0.5-7,聚异丁烯6.5-25,二辛酯0.5-1.8,防老剂0.1-0.4,轻丐或重晶石粉或铅粉或铁粉1.8-50,陶土或重晶石粉或铅粉或铁粉0.2-10,采用开式炼胶机将丁基橡胶原料上炼胶机包辊;将萜烯树脂和防老剂碾碎,过筛200目,投入胶料中,用白炭黑、添加剂和增粘剂、二辛酯搅拌逐渐加入,待全部加完后调整辊距;薄-厚-薄-厚---;视混炼均匀后下炼胶机放在不粘纸上,进橡胶挤出机进一步混炼,经口型挤出规格产品。
授权公告号为CN1128176C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橡胶防震垫及其制造方法,该橡胶防震垫以合成橡胶为基料,用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作为改性剂,配制成一种后硫化型改性车用橡胶垫,它靠自粘性能安装定位于振动元件之间,然后经高温硫化定形。虽然该橡胶防震垫的减振降噪效果好,硫化前的自粘性及硫化后的附着力强且安装定位后硫化定形,但是该防震垫只能用作各种车辆的外壳、机件之间的减振、降噪和密封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明,未经马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3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排柜顶梁同时吊装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板对接固定的锁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