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SAR卫星测量电离层TEC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2829.1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伟;王旭艳;黎薇萍;李财品;李光廷;朱雅琳;赵泓懿;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sar 卫星 测量 电离层 tec 方法 | ||
1.一种利用SAR卫星测量电离层TEC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地面布置SAR信号接收机用于接收SAR卫星发射的脉冲信号;
(2)从步骤(1)接收到的SAR卫星脉冲信号中选取三个子频带信号,分别为子频带1、子频带2与子频带3,子频带1、子频带2与子频带3三个子频带信号的载波频率分别为f1,f2,f3,三个子频带的载波频率满足f3>f2>f1,且f2-f1=f3-f2=Δf;
(3)将步骤(2)选取的三个子频带信号的频谱分别进行搬移,使其频谱中心频率均位于零频,然后分别利用匹配滤波对三个子频带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处理,得到三个子频带信号峰值点处的相位Φn(n=1,2,3);
(4)根据步骤(3)得到的三个子频带信号峰值点处的相位Φn(n=1,2,3)计算子频带1与子频带2信号峰值点的干涉相位,计算公式为Φ12=angle[exp(jΦ1)×exp(-jΦ2)];计算子频带2与子频带3信号峰值点的干涉相位,计算公式为Φ23=angle[exp(jΦ2)×exp(-jΦ3)];其中定义angle[exp(j(α+2kπ))]=α,α∈[-π,π],k为整数,
(5)利用步骤(4)获得的干涉相位Φ12和Φ23求解电离层TEC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为光速。
2.一种利用SAR卫星测量电离层TEC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地面布置SAR信号接收机用于接收SAR卫星发射的脉冲信号;
(2)从步骤(1)接收到的SAR卫星脉冲信号中选取三个子频带信号,分别为子频带1、子频带2与子频带3,子频带1、子频带2与子频带3三个子频带信号的载波频率分别为f1,f2,f3,三个子频带的载波频率满足f3>f2>f1,f2-f1≠f3-f2;
(3)将步骤(2)选取的三个子频带信号的频谱分别进行搬移,使其频谱中心频率均位于零频,然后分别利用匹配滤波对三个子频带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处理,得到三个子频带信号峰值点处的相位Φn(n=1,2,3);
(4)利用相关星历信息获取电磁波真实传播距离R的粗估计值利用分别对步骤(3)获得的三个子频带信号峰值点的相位Φn(n=1,2,3)进行补偿,可得到补偿后三个子频带信号的相位:
其中,定义angle[exp(j(α+2kπ))]=α,α∈[-π,π],k为整数,
(5)判断三个子频带的载波频率是否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若满足则进入(6),否则重新执行步骤(2)—(5),其中ΔR是电磁波真实传播距离R与其粗估计值之间的估计误差,c为光速;
(6)根据步骤(4)得到的三个子频带信号峰值点处的相位Φ'n(n=1,2,3)计算子频带1与子频带2信号峰值点的干涉相位,计算公式为Φ12=angle[exp(jΦ'1)×exp(-jΦ'2)];计算子频带2与子频带3信号峰值点的干涉相位,计算公式为Φ23=angle[exp(jΦ'2)×exp(-jΦ'3)];其中定义angle[exp(j(α+2kπ))]=α,α∈[-π,π],k为整数,
(7)利用步骤(6)获得的干涉相位Φ12和Φ23求解电离层TEC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为光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28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