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回气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22810.7 | 申请日: | 2014-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1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C.A.贝奇纳;M.G.莱弗特;R.B.卡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R16/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陈钘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回气管道。
背景技术
环境或经过处理的空气可取道回气管道从车辆的一个区域被引导到另一个区域。例如,该回气管道可从车辆的一个部分(比如仪表盘)引导被加热的,被冷却的和/或湿润的空气到车辆的另一部分(比如后部乘客搁脚空间)。通常地,用于回气管道的穿过车辆的路径或路线由于障碍物(座位,电气设备,结构部件,诸如此类)的原因是迂回的。
发明内容
一种车辆,包括空气入口通道,货物舱,乘客舱,电池组和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单元。该乘客舱被布置在空气入口通道和货物舱之间。该电池组被操作地布置在车辆内且当通电时散热以致货物舱中的空气变为加热的空气。该HVAC单元操作地布置在空气入口通道和乘客舱之间。该HVAC单元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三入口和出口,该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三入口和出口彼此流体连通。再循环门被配置用于在穿过位置和再循环位置之间运动。回气管道操作地在货物舱和第二入口之间延伸。该回气管道被配置为从货物舱引导加热的空气直接地流动到HVAC单元。当再循环门在穿过位置时,该HVAC单元被配置为穿过第一入口吸入空气且穿过出口排出空气到乘客舱。当再循环门在再循环位置时,该HVAC单元被配置为穿过第二入口和第三入口吸入空气且穿过出口排出空气到乘客舱。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车辆包括空气入口通道,货物舱,乘客舱和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单元。该货物舱被配置用于保持电池组,当电池组通电时该电池组加热环境空气以致货物舱中的空气变为加热的空气。该乘客舱被布置在空气入口通道和货物舱之间。该HVAC单元操作地布置在空气入口通道和乘客舱之间。该HVAC单元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口,该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口彼此流体连通。再循环门被配置用于在穿过位置和再循环位置之间运动。回气管道操作地在货物舱和第二入口之间延伸且被配置为将加热的空气从货物舱直接地引导流动到HVAC单元。当再循环门在穿过位置时,该HVAC单元被配置为穿过第一入口吸入空气且穿过出口排出空气到乘客舱。当再循环门在再循环位置时,该HVAC单元被配置为穿过第二入口吸入空气且穿过出口排出空气到乘客舱。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冷却在车辆的货物舱中的电池组的方法被提供。该方法包括操作HVAC单元,其中再循环门在再循环位置。从HVAC单元的出口排出的空气进入乘客舱。从乘客舱抽吸的空气进入货物舱。空气在货物舱内被加热且加热的空气从货物舱穿过回气管道排出到HVAC单元以致加热的空气由HVAC单元冷却。
详细的说明书和附图支持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仅受到权利要求的限定。尽管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他实施例已经详细地描述,存在用于实施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替代设计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HVAC单元的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该HVAC单元具有在穿过位置中的再循环门;及
图2是具有HVAC单元的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该HVAC单元具有在再循环位置中的再循环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相同的部件,车辆20示出在图1和图2中。车辆20包括发动机舱22、乘客舱24和货物舱26。该乘客舱24被布置在发动机舱22和货物舱26之间。
该车辆20可为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其包括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具有内燃发动机28和变速器30,该内燃发动机28和变速器30被配置为合作地推进车辆20。除了发动机28和变速器30以外,车辆20可被配置为由电动机/发电机32独自地或与发动机28组合地推进。如所示,电机/发电机32被定位在变速器30内,但也可被定位在车辆20的任何地方,取决于车辆20的构架和功率流的控制,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尽管仅显示了单个电动机/发电机32,但根据车辆20的实际配置,目标车辆20的动力传动系统内可以具有多个电动机/发电机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2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考核区域等弯矩施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子原位力学加载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