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变色曲霉及其在制备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和鬼臼毒素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22718.0 申请日: 2014-01-17
公开(公告)号: CN103820330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发明(设计)人: 赵长琦;梁子臻;王珂;贾栗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19/60;C12P17/18;C12R1/66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875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变色 曲霉 及其 制备 毒素 葡萄 糖苷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株变色曲霉及其在制备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和鬼臼毒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及其衍生物鬼臼毒素单糖苷(podophyllotoxin7′-O-β-D-glucopyranoside)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尤其是其抗肿瘤活性。鬼臼类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药物在1820年就被收录在美国药典中,而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就是鬼臼毒素。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依托泊甙(etoposide),替尼泊甙(teniposide),依托泊苷磷酸酯(etoposide phosphate)均是鬼臼毒素糖苷类衍生物。

鬼臼毒素是从盾叶鬼臼树脂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木脂素。目前,鬼臼毒素主要还是来源于野生鬼臼类植物,如美洲八角莲(Podophyllum peltatum L)、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emodi)、山荷叶(Diphylleia grayi)等。

由于鬼臼毒素类药物的良好抗肿瘤活性,对鬼臼毒素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资源问题也就日益突出,鬼臼类植物普遍存在生长缓慢、对环境要求苛刻、分布零散、野生资源有限、鬼臼毒素含量低等问题。所以,靠采挖野生植物来提取鬼臼毒素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并且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因此,解决鬼臼毒素来源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对鬼臼毒素的来源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来替代野生鬼臼植物的采挖。全合成和半合成的方法可以成功得到鬼臼毒素类药物,但是全合成经历的步骤太多,得到的鬼臼毒素各类异构物太多,所以很不经济,而半合成本省就需要天然的鬼臼毒素作为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变色曲霉及其在制备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和鬼臼毒素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变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W1,简称变色曲霉W1,已于2013年12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8571。

本发明还保护变色曲霉W1在制备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和/或鬼臼毒素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制备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和/或鬼臼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酵培养变色曲霉W1,得到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和/或鬼臼毒素。

所述发酵培养采用的培养基具体可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具体可为:26-30℃、100-150rpm振荡培养5-9天。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更加具体可为:28℃、120rpm振荡培养7天。

所述方法中还可包括如下步骤:从完成所述发酵的体系中分离菌丝体,超声破碎并用有机溶剂进行浸提。所述有机溶剂具体可为甲醇。所述超声破碎的参数具体可为:功率150W,工作20s停10s,循环3-4次。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变色曲霉,发酵培养后可以得到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和鬼臼毒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具有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应用潜力。本发明为鬼臼毒素类物质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新途径,对保护植物生态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标准品和鬼臼毒素标准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为粗提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实施例中用抽滤器分离时采用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的定性滤纸(中速:102)。

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鬼臼毒素7’-O-葡萄糖苷)标准品和鬼臼毒素标准品:Changqi ZHAO,Akito NAGATSU,Keiichiro HATANO,Naohiro SHIRAI,Setsuko KATO,and Yukio OGIHARA,New Lignan Glycosides from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inopodophillum emodi,Chem.Pharm.Bull.51(3):255-261(2003)。

鬼臼毒素单葡萄糖苷(4-demethyl-picropodophyllotoxin7'-O-β-D-glucopyranoside)的结构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2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