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煤机记忆截割过程中的姿态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2676.0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宾;许静;谭超;周晓谋;闫海峰;姚新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00 | 分类号: | G01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记忆 过程 中的 姿态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煤机姿态定位方法,具体是一种采煤机记忆截割过程中的姿态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综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有记忆截割功能的采煤机正逐步运用到综采工作面。在记忆截割过程中需要对采煤机的位置、姿态进行精确定位,采煤机的位置即相对于记忆截割起始点的采煤机三维坐标,采煤机的姿态即相对于记忆截割起始点的采煤机机身倾角、左右滚筒倾角。
目前,采煤机的姿态一般通过安装在采煤机机身的倾角传感器与安装在左右摇臂的倾角传感器确定,至少需要三个倾角传感器,有的采煤机还安装了两个油缸位移传感器,共需要五个传感器,组成了一套定位采煤机姿态的冗余系统,这样采煤机在记忆截割过程中的需要采集比较多的数据量,数据分析过程比较长。另外安装在采煤机机身的倾角传感器一般在采煤机内部,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可保证长时间安全正常工作。安装在采煤机两个摇臂的倾角传感器由于暴露在摇臂外壁,在采煤机工作时,容易受到煤块的碰击,使其经常不处于正确的工作位置,读取的数据可靠性低,且容易受损,需要定期维护,从而影响了采煤机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煤机记忆截割过程中的姿态定位方法,通过间接的方法得出采煤机左右摇臂的倾角,就可对采煤机的姿态进行定位,无需安装左右摇臂的倾角传感器,有效避免倾角传感器由于外部的撞击损坏,导致定位不准确,保证采煤机的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采煤机记忆截割过程中的姿态定位方法,具体步骤为:
(1)读取采煤机机身倾角θ1:安装在机身内部的倾角传感器对机身倾角进行测量后,倾角传感器将测得的数据传送到采煤机机载可编程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入接口,可编程控制器记录下当前时刻的采煤机机身倾角θ1;
(2)计算初始状态的采煤机左右摇臂的倾角:建立坐标系,通过读取的采煤机机身倾角θ1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出初始状态的采煤机左右摇臂的倾角;
(3)读取左右调高油缸对应电磁阀的动作时间t:当左右调高油缸对应电磁阀得电开启时,采煤机机载可编程控制器获取信号,并调用相应的功能开始计时,直到采煤机机载可编程控制器满足停止条件,终止计时,从而得出左右调高油缸对应电磁阀的动作时间t;
(4)计算左右调高油缸的伸缩量L:通过读取左右调高油缸对应电磁阀的动作时间t、摇臂调高回路泵的额定转速n、摇臂调高回路泵额定排量v、摇臂调高回路泄露系数η、调高油缸的活塞腔面积s1和调高油缸的活塞杆腔面积s2,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出左右调高油缸的伸缩量L;
(5)计算记忆截割过程中实时的左右摇臂的倾角θ2和θ3:将得出的初始状态的采煤机左右摇臂的倾角和得出的左右调高油缸的伸缩量L,通过计算公式得出记忆截割过程中实时的左右摇臂的倾角θ2和θ3;
(6)定位采煤机记忆截割过程中的姿态:通过得出的采煤机机身倾角θ1、左右摇臂的倾角θ2和θ3,进而定位采煤机记忆截割过程中实时的姿态。
进一步,所述的停止条件为采煤机机载可编程控制器检测到采煤机截割完一个采样时间、采煤机截割电流发生变化、人工调整采煤机摇臂倾角和左右调高油缸对应电磁阀失电的其中之一。
进一步,所述的摇臂调高回路泄露系数η分为摇臂上升的泄漏系数η1和摇臂下降的泄漏系数η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只安装一个机身倾角传感器,然后通过间接的方法得出采煤机左右摇臂的倾角,从而对采煤机的姿态进行定位;无需安装左右摇臂的倾角传感器,不仅减少了传感器的数量,使采煤机在记忆截割过程中无需采集多个数据量,减少数据分析时间,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倾角传感器由于外部的撞击损坏,导致定位不准确或需要停机维修,保证了采煤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摇臂调整的液压回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摇臂倾角几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2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